中年何寡欢,心绪不缥缈。
人事日龌龊,独笑时颇少。
忽忆姚归安,锡我箴铭早。
雅俗同一源,盍向源头讨。
汝自界限之,心光眼光小。
万事之波澜,文章天然好。
不见六经语,三代俗语多。
孔一以贯之,不一待如何。
实悟实证后,无道亦无魔。
中年何寡欢,心绪不缥缈。
人事日龌龊,独笑时颇少。
忽忆姚归安,锡我箴铭早。
雅俗同一源,盍向源头讨。
汝自界限之,心光眼光小。
万事之波澜,文章天然好。
不见六经语,三代俗语多。
孔一以贯之,不一待如何。
实悟实证后,无道亦无魔。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中的第十二首。诗人中年感叹人生少欢,心境不再如青年时般飘逸。他批评世事日益污浊,个人独处时的笑声也日渐稀少。诗人怀念友人姚归安,对方曾给予过他深刻的教诲。诗人认为雅与俗本源于同一源头,应当探究事物的本质,摒弃狭隘的界限。
诗人指出,人们往往局限于自己的认知,未能欣赏到世间万物的波澜壮阔和文章的自然之美。他引用六经和三代时期的语言,强调孔子的"一贯之道",即事物的道理并非单一不变,而是需要通过实践理解和证悟。最后,诗人得出结论,只有真正领悟并实践,才能超越无明,面对世间一切,无所畏惧。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龚自珍独特的思想和对人生沉思的深度。
我来太学谒孔庙,下观戟门石鼓陈。
之罘诅楚几埋没,此石照耀垂千春。
苔昏藓涩读难下,虫彫鸟剥细不分。
古画诘曲蛟龙隐,石气惨淡烟雾氛。
周王功勋史籀笔,数石散落岐阳滨。
中兴气象岂复睹,大篆意格谁曾闻。
先秦文字稍近古,两汉摹拓多失真。
六朝以来尚靡丽,钟王往往称通神。
唐韩宋轼递歌叹,长篇险韵何悲辛。
大观之间入汴国,君王好艺崇斯文。
高驼巨舰远载玫,金填玉嵌传相珍。
靖康乘舆忽播荡,保和玩物随烟尘。
神驱鬼守散复聚,至宝岂得空沉沦。
文皇北来定燕鼎,不置太庙留成均。
博士无烦上书请,诸生颇得亲讲询。
虚廊画壁安置稳,大厦长檐覆盖新。
不随钟鼎怨磨灭,已与琬琰争嶙峋。
平生博览爱古迹,世上墨本徒纷纭。
此虽残缺岁已久,尚觉只字轻千缗。
璧池日月动华衮,奎阁星斗罗贞珉。
呜呼孔庙在万世,此石与庙长无湮。
《观石鼓歌》【明·何景明】我来太学谒孔庙,下观戟门石鼓陈。之罘诅楚几埋没,此石照耀垂千春。苔昏藓涩读难下,虫彫鸟剥细不分。古画诘曲蛟龙隐,石气惨淡烟雾氛。周王功勋史籀笔,数石散落岐阳滨。中兴气象岂复睹,大篆意格谁曾闻。先秦文字稍近古,两汉摹拓多失真。六朝以来尚靡丽,钟王往往称通神。唐韩宋轼递歌叹,长篇险韵何悲辛。大观之间入汴国,君王好艺崇斯文。高驼巨舰远载玫,金填玉嵌传相珍。靖康乘舆忽播荡,保和玩物随烟尘。神驱鬼守散复聚,至宝岂得空沉沦。文皇北来定燕鼎,不置太庙留成均。博士无烦上书请,诸生颇得亲讲询。虚廊画壁安置稳,大厦长檐覆盖新。不随钟鼎怨磨灭,已与琬琰争嶙峋。平生博览爱古迹,世上墨本徒纷纭。此虽残缺岁已久,尚觉只字轻千缗。璧池日月动华衮,奎阁星斗罗贞珉。呜呼孔庙在万世,此石与庙长无湮。
https://shici.929r.com/shici/jxMJ2.html
翩翩南图鸟,昔是北溟鲲。
才见抟风一日起,忽看垂趐九天云。
樊生此行览吴越,大江石城通日月。
岧岧南京十二楼,波浪蹴踏金银阙。
尔上金陵望帝关,星河北极开幽燕。
丈夫常怀金海志,才人亦赋两都篇。
排空万里有毛质,再接扶摇上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