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江仙》
《临江仙》全文
清 / 陈方恪   形式: 词

岸柳萧飕虫语断,画船双桨空横。

欹钲迢递隔重城。相看愁欲绝,为我一调筝。

棹转波回凉月坠,归心暗警栖禽。

江山清感十年情。消伊千点泪,何必问他生。

(0)
鉴赏

这首《临江仙》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陈方恪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江边的画面。首句“岸柳萧飕虫语断”,通过岸上的柳树和稀疏的虫鸣声,营造出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画船双桨空横"进一步描绘了船只无人划动,静静地泊在江面,显得孤独而落寞。

"欹钲迢递隔重城"中的“欹钲”可能指的是远处的钟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阻隔,诗人与远方的人隔着重重城墙,思念之情更加深沉。“相看愁欲绝,为我一调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深深思念,希望对方能通过筝声传递情感。

下片“棹转波回凉月坠”描绘了月落江面,凉意袭人,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期待。“归心暗警栖禽”以鸟儿的栖息来反衬自己的漂泊,流露出强烈的思归之情。“江山清感十年情”则回顾了过去的十年,那些共同度过的时光让诗人感慨万分。

最后两句“消伊千点泪,何必问他生”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愿意为对方付出所有的情感,即使未来无法相聚,也不后悔此刻的深情。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远方人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陈方恪
朝代:清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猜你喜欢

广州朱长史座观妓

歌舞须连夜,神仙莫放归。

参差随暮雨,前路湿人衣。

(0)

和严谏议萧山庙十韵

泽国瞻遗庙,云韶仰旧名。

一隅连障影,千仞落泉声。

老狖寻危栋,秋蛇束画楹。

路长资税驾,岁俭绝丰盛。

默默虽难测,昭昭本至平。

岂知迁去客,自有复来兵。

美舜歌徒作,欺尧犬正狞。

近兼闻顺动,敢复怨徂征。

日出天须霁,风休海自清。

肺肠无处说,一为启聪明。

(0)

中秋陪熙用学士禁中玩月

月圆年十二,秋半每多阴。

此夕无纤霭,同君宿禁林。

未高知海阔,当午见宫深。

衣似繁霜透,身疑积水沈。

遭逢陪侍辇,归去忆抽簪。

太液池南岸,相期到晓吟。

(0)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

海燕初归朔雁回,静眠深掩百花台。

春蔬已为高僧掇,腊酝还因熟客开。

檐外暖丝兼絮堕,槛前轻浪带鸥来。

谢公难避苍生意,自古风流必上台。

(0)

便殿候对

宣呼昼入蕊珠宫,玉女窗扉薄雾笼。

待得华胥春梦觉,半竿斜日下厢风。

(0)

墙阴残雪

积雪还因地,墙阴久尚残。

影添斜月白,光借夕阳寒。

皎洁开帘近,清荧步履看。

状花飞著树,如玉不成盘。

冰薄方宁及,霜浓比亦难。

谁怜高卧处,岁暮叹袁安。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