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园十咏·其六圆通庵》
《西园十咏·其六圆通庵》全文
宋 / 吴中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坐对圆通境,陶然胜静斋。

观空无物我,扣寂外形骸。

燕坐埋遗照,虚名莫疚怀。

人间忧乐地,所丧甚山崖。

(0)
注释
坐:静坐。
对:面对。
圆通境:佛教中的圆通境界,象征心灵的清净。
陶然:悠然自得的样子。
静斋:可能指一个静谧的居所。
观空:观察虚空,即心灵上的超脱。
无物我:无我相,佛教中认为人与万物没有分别。
扣寂:敲击寂静,形容心灵的宁静。
外形骸:超越形体的束缚。
燕坐:闲适地坐着。
埋遗照:忘却过去的影子,可能指放下过去的记忆。
虚名:虚幻的名声。
疚怀:内心有愧疚。
人间:世间。
忧乐:忧虑和快乐。
所丧:失去的东西。
甚:超过,胜过。
山崖:比喻极高的地位或价值。
翻译
静坐面对圆通的境界,比静斋还要悠然自得。
观察空无一物,心灵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寂静的境地。
独自静坐,忘却尘世的光影,不为虚名所累。
世间纷扰如过眼云烟,比起失去的,山崖之巅的景色也显得微不足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名为“圆通境”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寺庙或静谧的园林之中的情景。诗人陶醉于这种胜静的环境,与世俗的喧嚣隔绝,心灵得以净化。

“坐对圆通境,陶然胜静斋。”表达了诗人坐在这个环境中,感到十分的满足和平静。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古代文人隐逸之情,追求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状态。

“观空无物我,扣寂外形骸。”这里,“观空”意味着对虚空的观察,而“无物”则是指没有可以抓住的实体或事务。诗人通过这种观照,超越了物质世界,对外在的喧嚣和纷扰持一种冷静的态度。

“燕坐埋遗照,虚名莫疚怀。”燕坐意味着舒适地坐在那里,而“埋遗照”则可能是指诗人心中对于过往的回忆已经被深深埋藏,不再去触碰。同时,“虚名”暗示了对世俗的名利观念的淡漠,诗人不再为这些外在的评价所困扰。

“人间忧乐地,所丧甚山崖。”这两句则是对人生苦短、欢乐与悲伤并存的感慨。这里的人间,是充满了忧虑和快乐,而“所丧”可能指的是生命易逝,犹如山崖上的落叶,不可挽留。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沉醉,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吴中复
朝代:宋

(1011—1098)宋兴国永兴人,字仲庶。吴仲举子。仁宗宝元元年进士。知峨眉县,悉废祠庙,以荐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奏罢宰相梁适、刘沆。改右司谏。历知泽、瀛州及江宁、成德、成都、永兴诸府军。以沮青苗法削一阶,提举玉隆观。起知荆南,复坐事免官。
猜你喜欢

挽荆南师张左司诗

霄汉占贤辅,乾坤失大儒。
斯文断命脉,识者叹穷途。
独拥全名去,谁供一世须。
空馀千载事,不尽惜良图。

(0)

王君行丈挽诗

春末乐叟法,秋初仍牧斋。
无谁问天理,有底厌吾侪。
简易逢人乐,虚徐触事谐。
忽逢孤绝处,千丈崒高崖。

(0)

闻城中募兵有感

调发年多籍半空,虎符招补至闽中。
庄农戎服来操戟,太守儒装学拍弓。
去日初辞乡树绿,到时愁见戌旗红。
募金莫作缠头费,留制衣袍御北风。

(0)

再次韵赠潘阳二君二首

今代潘郎老作诗,友声相应速如递。
燃萁知句梦论步,聊鼎长吟不待思。
武事解歌三箭定,文容堪颂万邦绥。
从公更觅中和什,惭愧无因把蜀麾。

(0)

郑子仁生日用其去腊见寿韵

月日巧当真四六,风流全是妙词章。
金华洞府神仙骨,丽泽书堂翰墨香。
陇麦秋时椿自好,林莺老去鹤偏长。
绿槐宫阙薰风里,看引诸儒对殿廊。

(0)

赠庄贤良招隐楼三首

主人湖海士,有策欲平戎。
入朝见天子,可以揖三公。
客来忽相惊,见此招隐号。
语客且勿惊,洗耳非我好。
女岂不愿家,鑽穴乃贻罹。
深闺日夜藏,恐辱傅与师。
世态溱洧中,欲挽无此力。
邂逅同志人,相招事蚕绩。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