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草阁傍山开,家是都官旧姓梅。
宛水雪从江涨下,敬亭云向郡城来。
清尊自许能逃世,华发宁论未尽才。
谁羡诸荀名汉代,高阳今更表崔嵬。
宣州草阁傍山开,家是都官旧姓梅。
宛水雪从江涨下,敬亭云向郡城来。
清尊自许能逃世,华发宁论未尽才。
谁羡诸荀名汉代,高阳今更表崔嵬。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梅的官员在宣州的居所,环境幽雅,傍山而建。诗人通过“宣州草阁傍山开”一句,展现了梅宪副住所的自然与人文之美。接着,“家是都官旧姓梅”点明了主人的身份和家族背景,暗示其家族历史的深厚。
“宛水雪从江涨下,敬亭云向郡城来”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营造氛围,宛水之上的雪花随江水而来,敬亭山的云彩则向着郡城飘动,既展现了季节的变化,也寓意着梅宪副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他所在之地的地理特征。
“清尊自许能逃世,华发宁论未尽才”表达了梅宪副对世俗的超脱态度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他以清酒自娱,不为尘世所累,即使年华老去,也不因未尽才华而遗憾,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
最后,“谁羡诸荀名汉代,高阳今更表崔嵬”将梅宪副与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荀彧进行了对比,暗示梅宪副虽未在历史上留下显赫名声,但其品格与风骨却如同高阳般巍峨,值得后人敬仰。这句诗不仅赞扬了梅宪副的个人魅力,也体现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宪副生活场景的描绘和对其精神品质的赞美,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追求自然、超脱世俗、保持自我个性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飒飒双鸣鹤,集彼玉树林。
凌风振逸响,各有九霄心。
如何乖羽翼,形影互飞沈。
君滞炎海上,我栖梁父阴。
伫立望川梁,江路迥且深。
岂无一札书,飞鸟不怀音。
眷彼越乡叹,感此年岁侵。
一为同心谣,涕下沾衣襟。
君不见帐前蚊,侵肌啑肉无时停。
君不见襟前虱,饮血?膏罔休息。
君子守道甘困穷,小人聚敛恣胸臆。
溪壑之欲浩无涯,狼贪蚕食肥私家。
祸盈孽满罹刑辟,昆冈火延灰玉石。
君不见梁冀籍赀元载诛,黄金满谷成丘墟。
普贤肇峨眉,示迹惟西方。
文殊现五台,台殿俱清凉。
猗与观世音,普陀实吾乡。
胡为三大士,鼎足偕兹堂。
吾闻维摩室,方丈罗八荒。
须弥眇一芥,诸佛同行藏。
况兹三如来,功德侔三光。
秉心佐迦文,并起悬津梁。
青狮负璎珞,白象衔珠珰。
千亿昭化身,大悲浩难量。
区区南赡洲,勺水军持将。
杨枝洒甘露,涓滴回枯肠。
我来重瞻拜,感叹殊未央。
善才一童子,百十参慈航。
峨峨兜率天,不改帝释疆。
胡为滞五浊,尘土纷彷徨。
逝将去人世,谢此浮名缰。
他时会解脱,说法酬空王。
六诏天西南,惟滇号最钜。
残元历数尽,遗孽犹虎踞。
帝悯绝塞民,使命驰风尘。
彼昏不奉诏,虔刘我信臣。
皇赫斯怒命黔宁,艨艟巨舶浮昆明。
昆明水涸歼长鲸,碧鸡金马入我版图四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