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节几年开碣石,东来佳气动戎旃。
一枝春到吴梅上,千里烽销蓟戍前。
满目时艰堪共叹,破颜花事竟谁怜?
蚤知帝泽先畿甸,何限新声入夜弦!
使节几年开碣石,东来佳气动戎旃。
一枝春到吴梅上,千里烽销蓟戍前。
满目时艰堪共叹,破颜花事竟谁怜?
蚤知帝泽先畿甸,何限新声入夜弦!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名为《元夕开府杨公自范阳过访,赋事以谢(其二)观梅花》。诗中描绘了使节远行至碣石,带来和平与吉祥之气,以及梅花在冬日绽放,带来了春天的气息。诗人通过梅花的盛开,表达了对友人来访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时局艰难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首联“使节几年开碣石,东来佳气动戎旃”描绘了使节远行至碣石,带来和平与吉祥之气,使得军营中充满了和平的气息。颔联“一枝春到吴梅上,千里烽销蓟戍前”则通过梅花的盛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战争的烽火在千里之外的蓟地逐渐熄灭,展现了和平的景象。颈联“满目时艰堪共叹,破颜花事竟谁怜?”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局艰难的感慨,同时对梅花的美丽和坚韧表示了赞赏和同情。尾联“蚤知帝泽先畿甸,何限新声入夜弦!”则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恩泽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新事物、新声音的期待和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来访的喜悦,也有对时局的忧虑,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和平的渴望。
常时岂不别,此别异常情。
南国初闻雁,中原未息兵。
暗蛩侵语歇,疏磬入吟清。
曾听无生说,辞师话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