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山固多奇,会意一峰足。
岂徒快登临,政欲伴幽独。
丈人隐禅关,窗户闭秋绿。
檐间绝壁起,秀色近可掬。
丹黄与白红,枫栎间花木。
微云一过之,绣锦初脱轴。
是翁贫不忧,朝饭罄储粟。
只鸡呼近社,笑傲杯中玉。
酒酣自起舞,身外置荣辱。
君家大儿手,千障入缣幅。
何妨写颠崖,老树傍高屋。
佗年明光归,展玩长在目。
闽山固多奇,会意一峰足。
岂徒快登临,政欲伴幽独。
丈人隐禅关,窗户闭秋绿。
檐间绝壁起,秀色近可掬。
丹黄与白红,枫栎间花木。
微云一过之,绣锦初脱轴。
是翁贫不忧,朝饭罄储粟。
只鸡呼近社,笑傲杯中玉。
酒酣自起舞,身外置荣辱。
君家大儿手,千障入缣幅。
何妨写颠崖,老树傍高屋。
佗年明光归,展玩长在目。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深山中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隐者的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心境。
“闽山固多奇,会意一峰足。”开篇即设定了一个神秘而富有个性的山谷环境,其中“一峰足”暗示着隐者对这片山林的满足和依恋。
“岂徒快登临,政欲伴幽独。”诗人不仅仅是为了攀登欣赏,而是真心想要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伴随着大自然,体现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丈人隐禅关,窗户闭秋绿。”这里的“丈人”指的是隐者,他选择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进行禅修。窗外的“秋绿”则是对自然界中生命力顽强的一种描绘。
“檐间绝壁起,秀色近可掬。”诗人细腻地描写了山谷中的建筑物,其墙壁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显示出一种自然与人造和谐共生的美感。
接下来的几句“丹黄与白红,枫栎间花木。微云一过之,绣锦初脱轴。”则是对山中秋色、花木及天气变化的生动描述。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更透露出隐者内心的喜悦和宁静。
“是翁贫不忧,朝饭罄储粟。”这两句表明了隐者的生活虽然简朴,但他并不为此担忧,每日的基本饮食都能得到满足,从而也反映出一种对物质生活的超然态度。
“只鸡呼近社,笑傲杯中玉。”诗人继续描绘隐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他甚至与家禽为伴,对于物质上的享受持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
“酒酣自起舞,身外置荣辱。”在酒精的作用下,隐者忘却了世间的荣辱,自在地起舞,这是对心灵自由状态的一种写照。
最后几句“君家大儿手,千障入缣幅。何妨写颠崖,老树傍高屋。”则是在描绘隐者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情景,如与世间的联系、书信往来等,但这些都不能打扰他的心灵宁静。
全诗通过对隐者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隐逸生涯的向往。
官府年来恣徵讨,里正登门急于火。
三冬过半稻初登,翻说今年稻熟早。
家人相率往田间,协力无分少与老。
短镰一派穫声齐,数亩黄云随手倒。
背负肩任初上场,男共播扬女舂捣。
里正醉饱才出门,督邮复自城中造。
急将贱粜纳官需,且免官刑相苦恼。
回首场头稻已空,一年生死良难保。
小儿弹泪向西风,说曾田畔拾馀稻。
阿翁回语儿无啼,尚冀明年官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