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友人》
《答友人》全文
宋 / 陈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云作交游山作宾,道心为主自安贫。

柴门无钥见同物,竹帛有名终累人。

绿水一潭澄静性,青山万叠裹閒身。

纷纷望拜马蹄下,不见胸中万斛尘。

(0)
翻译
云雾如同朋友,山峦似宾客,以道心为主,我甘愿清贫。
无需锁门,万物皆为邻,名声载于竹简书卷,却终将牵累。
一池碧水洗尽浮躁,万座青山环绕着闲适的我。
人们纷纷向我膜拜,只在马蹄之下,却看不见我心中的尘埃。
注释
云作交游:云雾像朋友一样。
山作宾:山峦似宾客。
道心:内心的道义。
自安贫:甘愿清贫。
柴门无钥:无需锁门。
同物:万物。
竹帛有名:名声载于竹简书卷。
终累人:最终会牵累人。
绿水一潭:一池碧水。
澄静性:洗涤心灵。
青山万叠:万座青山。
裹閒身:环绕着闲适。
纷纷望拜:纷纷向我膜拜。
马蹄下:在马蹄之下。
万斛尘:心中的尘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作品《答友人》,以自然景象和生活态度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和超脱世俗的心境。首句“云作交游山作宾”,运用了拟人手法,将云和山比作朋友和宾客,形象地描绘出诗人与自然的亲近关系。次句“道心为主自安贫”强调了诗人坚守道义,甘于清贫的生活态度。

第三句“柴门无钥见同物”,写出了诗人住所的简朴,以及与万物平等相处的观念。第四句“竹帛有名终累人”则暗示了名利带来的困扰,诗人选择淡泊名利,不被世俗所累。第五、六句“绿水一潭澄静性,青山万叠裹閒身”进一步描绘了宁静的山水环境,有助于净化心灵和闲适的生活方式。

最后两句“纷纷望拜马蹄下,不见胸中万斛尘”,通过描绘他人对权贵的追捧,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清高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陈普

陈普
朝代:宋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淳熙七年端午帖子词.皇帝閤六首·其二

采缕盘金丽,香蒲镂玉匀。

君王千万寿,岁岁乐兹辰。

(0)

淳熙七年春帖子.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閤六首·其二

天上春光别,融融物态宜。

彤庭花气暖,黄道日轮迟。

(0)

对竹有感

庭前抱节君,五年不见汝。

去时双玉槊,枝叶稀可数。

归来儿孙多,已满寸金土。

竹盛人凋零,攀枝泪如雨。

(0)

每与本坡心印传,雪堂终日悟琅然。

七弦高挂挥无用,明月当天一点圆。

(0)

和御制祀后土

临晋迎清跸,灵坛备克禋。

荐诚祠后土,求福为蒸民。

展义王猷远,推恩庆赐均。

千官陪汉祀,万国奉虞巡。

仗卫明初日,郊原丽上春。

花飞函谷路,柳暗大阳津。

宿麦深藏雉,柔桑远映人。

河流回二陕,山势壮三秦。

箫鼓闻睢上,旌旗过渭滨。

天声惊远野,兵气慑边邻。

在镐皇欢洽,横汾睿藻新。

周南惭滞迹,空想属车尘。

(0)

水阁夜望书怀

水阁中宵动,寥寥起远思。

秋风生折苇,星彩动寒池。

白社孤前约,青云少旧知。

苦吟空自叹,风雅道由衰。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