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筑无成,不信道、英雄竟死。
犹有客、弃家破产,东求力士。
太息已看秦帝矣,悲歌只念韩亡耳。
道旁观、谁道祖龙耶,妄男子。狙击处,悲风起。
大索罢,浮云逝。叹事虽不就,波腾海沸。
嬴政关河空宿草,刘郎宫寝成荒垒。
只千年、还响子房椎,奸雄悸。
铅筑无成,不信道、英雄竟死。
犹有客、弃家破产,东求力士。
太息已看秦帝矣,悲歌只念韩亡耳。
道旁观、谁道祖龙耶,妄男子。狙击处,悲风起。
大索罢,浮云逝。叹事虽不就,波腾海沸。
嬴政关河空宿草,刘郎宫寝成荒垒。
只千年、还响子房椎,奸雄悸。
这首词以铅筑不成的比喻开篇,表达了对英雄结局的感慨,暗示了即使英雄如秦始皇也难逃一死。接着描述了有人不顾一切寻找力士,试图改变历史的悲壮场景。词人叹息秦朝的衰落和韩亡的悲剧,对秦始皇的评价中带有讽刺。他以疑问的方式,质疑路边的人是否还记得秦始皇,认为那些人不过是无知狂妄之辈。
词的后半部分转而描绘了历史的变迁,狙击和大索的事件已经过去,只剩下风起云散的痕迹。词人感叹历史的波澜壮阔,秦始皇的江山如今只剩荒草,而刘邦的宫殿也成为了废墟。他感慨千年之后,仍能听到张良椎击秦始皇的传说,让奸雄们为之惊悸。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怀古为主题,通过描绘历史人物的兴衰,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和英雄命运的深沉思考,展现了陈维崧独特的史家笔触和个人情感。
伊余本奇薄,受知彻平章。
亲老系微禄,羁官在江乡。
一朝不得志,投劾归山庄。
岂谓逢乱略,松菊萎兵荒。
平川斗波浪,衍陆成太行。
故园窅难觅,芜没在浔阳。
中原渐陆沈,懦将空鸱张。
翻增绍兴恨,血战念家王。
月色似为苦,凄凄满中方。
今古成浩叹,涕落沾衣裳。
皇风遘中否,微命亦迁播。
岂谓托乔林,依然骇烽火。
前年奔山壑,去年匿樯䑨。
妻儿怖欲死,崩忧不知我。
赖此干城将,挥戈挽将堕。
赵佗既足王,天子诏曰可。
人能闭杀机,三光自宁妥。
湖波莹宵鉴,芙容颤秋朵。
且共醉明月,狂吟莫还舸。
昨日下,淮河船,河流滚滚不见天。
逆风一日行十里,黄牛黑驴牵不前。
今日过,韩信城,城边芜荒田不耕。
人传韩信此发迹,至今城留韩信名。
当时乞食向漂母,母哀王孙心独苦。
一朝富贵报千金,不记淮阴少年侮。
我来不吊韩将军,悲歌独吊漂母坟。
英雄贫贱少知巳,不在男儿在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