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对竹有感》
《对竹有感》全文
宋 / 崔敦礼   形式: 古风

庭前抱节君,五年不见汝。

去时双玉槊,枝叶稀可数。

归来儿孙多,已满寸金土。

竹盛人凋零,攀枝泪如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uìzhúyǒugǎn
sòng / cuīdūn

tíngqiánbàojiéjūnniánjiàn

shíshuāngshuòzhīshù

guīláiérsūnduōmǎncùnjīn

zhúshèngréndiāolíngpānzhīlèi

翻译
庭院前的竹子守着节操,五年没见你了。
你离去时带着两把玉制长矛,如今竹枝稀疏几乎能数得清。
回来后子孙众多,家业已经繁茂如寸土盈金。
竹子茂盛而人事已非,我攀枝时泪水如同雨水落下。
注释
抱节:坚守节操,比喻人的忠诚或坚韧。
汝:你,指代前文提到的人。
玉槊:玉制的长矛,象征贵重和威严。
寸金土:形容土地珍贵,暗示家业繁盛。
凋零:衰败,这里指人事变迁。
攀枝:用手触摸或攀爬竹枝。
泪如雨:形容泪水不断,悲伤至极。
鉴赏

这首诗名为《对竹有感》,是宋代诗人崔敦礼的作品。诗中以庭前的竹子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庭前抱节君",以竹子自比,竹子象征坚韧不屈,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坚守节操的决心。"五年不见汝",五年时间过去,竹子的成长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岁月流逝。

"去时双玉槊,枝叶稀可数",形象地描绘了竹子初生时的形态,如同两把玉制的矛,枝叶稀疏,显得孤独而挺拔。随着时间推移,"归来儿孙多,已满寸金土",竹子繁茂,象征着家族的繁衍和生活的富足,但诗人却感到"人凋零",感叹岁月无情,亲人离世。

最后两句"竹盛人凋零,攀枝泪如雨",将对竹子的感慨与对亲人的思念融为一体,泪水如雨般滑落,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悟和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崔敦礼
朝代:宋   字:仲由   籍贯:河北   生辰:1160

敦礼,河北人。字仲由,本通州静海人,居溧阳。与弟敦诗同登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历江宁尉、平江府教授、江东安抚司干官、诸王宫大小学教授。淳熙八年(1181)卒,官至宣教郎。有宫教集。爱溧阳山水,买田筑室居焉。其著作《刍言》编凡分三卷:上卷言政,中卷言行,下卷言学。
猜你喜欢

柳枝词·其三

西园高树后庭根,处处寻芳有折痕。

终忆旧游桃叶舍,一株斜映竹篱门。

(0)

七言大言联句

高歌阆风步瀛洲,燂鹏爚鲲餐未休。

四方上下无外头,一啜顿涸沧溟流。

(0)

拨棹歌·其二十

都大无心罔象间,此中那许是非关。

山兀兀,水潺潺,忙者自忙闲者闲。

(0)

蔷薇花联句

似锦如霞色,连春接夏开。

波红分影入,风好带香来。

得地依东阁,当阶奉上台。

浅深皆有态,次第暗相催。

满地愁英落,缘堤惜棹回。

芳浓濡雨露,明丽隔尘埃。

似著胭脂染,如经巧妇裁。

奈花无别计,只有酒残杯。

(0)

辋川集二十首.柳浪

映池同一色,逐吹散如丝。

结阴既得地,何谢陶家时。

(0)

望月怀江上旧游

往岁曾随江客船,秋风明月洞庭边。

为看今夜天如水,忆得当时水似天。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