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恩敕尚书省僚宴昆明池应制》
《恩敕尚书省僚宴昆明池应制》全文
唐 / 张嘉贞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灵沼初开汉,神池旧浴尧。

昔人徒习武,明代此闻韶。

地脉山川胜,天恩雨露饶。

时光牵利舸,春淑覆柔条。

芳酝酲千日,华笺落九霄。

幸承欢赉重,不觉醉归遥。

(0)
注释
灵沼:古代皇家园林。
汉:汉朝。
神池:神圣的池塘。
尧:古代贤君。
昔人:古人。
习武:修炼武艺。
明代:明朝。
韶:古代高雅的音乐。
地脉:地质脉络。
山川:山水。
天恩:上天的恩赐。
雨露:雨水露水。
时光:岁月。
利舸:有利的船只。
春淑:春天的和顺。
柔条:柔弱的树枝。
芳酝:美酒。
酲:醉态。
华笺:华丽的信纸。
九霄:天空的最高处。
欢赉:欢乐的赏赐。
醉归:醉酒归去。
翻译
灵沼刚刚开启在汉代,神池曾是尧帝沐浴的地方。
古人只知习武强身,明朝时才听说这里有美妙的韶乐。
这里的山水地势优越,上天恩赐的雨露丰饶。
时光推动着利益的航船,春天的和煦照耀着柔弱的枝条。
美酒醇厚如使人沉醉千日,华丽的信笺飘向九天之上。
有幸承蒙欢乐的赏赐,不知不觉已醉意朦胧归途遥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昆明池举行的宴会,诗人以优美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与宴会的情境。开篇“灵沼初开汉,神池旧浴尧”两句,通过对比历史上著名的灵沼和神池,表达了昆明池的非凡之处,似乎在历史长河中承载着先贤的洗尘之地。

接着,“昔人徒习武,明代此闻韶”两句,诗人提到古人重视武功,而到了明朝,却能听到美妙的音乐,这里可能暗指宴会中的和谐气氛,以及文治的盛世。

“地脉山川胜,天恩雨露饶”两句,描绘了大自然赋予的丰饶与美丽,山川壮丽,天降甘霖,如同上天对这片土地的恩泽。

“时光牵利舸,春淑覆柔条”两句,则是诗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春意盎然的情景。时光如同牵引着小船在水面滑行,而春天的气息温暖而柔和。

“芳酝酲千日,华笺落九霄”两句,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来形容美酒的香醇,以及花瓣纷飞的景致。芳醇的美酒似乎经历了长时间的酝酿,而华丽的花朵则如同从天上飘落。

最后,“幸承欢赉重,不觉醉归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宴会的喜悦,以及在美酒和愉快的情绪中不知不觉地醉意盎然,而忘记了归途的远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宴会氛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场充满文化韵味与节日欢愉的盛会。

作者介绍
张嘉贞

张嘉贞
朝代:唐   籍贯: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   生辰:665年-729年

张嘉贞(665年-729年),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唐朝宰相。张嘉贞明经出身,初授平乡尉,后为监察御史,累迁至并州长史、天兵军大使。720年(开元八年),张嘉贞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又升任中书令。723年(开元十一年),张嘉贞因其弟贪赃,被贬为豳州刺史。后任户部尚书,兼益州长史。725年(开元十三年),再贬台州刺史,又升任工部尚书,封河东侯。729年(开元十七年),张嘉贞在洛阳病逝,追赠益州大都督,谥号恭肃。
猜你喜欢

咏圭峰晚霭

惊心逆旅是馀晖,况复圭峰入望微。

岣嵝影分红艳冷,太行风定绿芜肥。

千家掩映卿云密,一度烽烟过客稀。

此去武陵溪较近,棘津疑有钓鱼矶。

(0)

和吴采臣粮宪春日偕两令君令甥及诸公过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其二

无因乞食见高幡,村落萧条动世尊。

偶策竹筇趋客舍,倒迎草履失山门。

莺啼绿树声初滑,兴引红云日未昏。

独酌浊醪閒引领,海天碧尽自无痕。

(0)

和回舟花田小憩·其二

已抛竹杖不须扶,线断芒鞋脚也无。

瀹笋兴能添此际,寻花人自费工夫。

昨宵月窟醒如梦,今日荒原梦亦苏。

爱杀短莎江上绿,曲肱吾且任真吾。

(0)

寿黎几先五十又一

白凤翱翔金马边,袖中三策洞人天。

莺声上苑浓春柳,药气蓬壶接寿筵。

已见青螺添瑞色,还扪红日赋甘泉。

玉麟最是君家好,舞綵偏能养大年。

(0)

独树

三年涷雨夜江过,独树犹疑塔影多。

客路自忙难觅荫,霜威虽烈不成柯。

如虬直起能争日,似石横当竟压河。

最是不堪频属目,几多人事暗消磨。

(0)

甲寅秋予以乞经从燕台南归留滞白门顿弟在吴门专侍至之住数日去陵阳订其复至白首天涯易散难聚不已之情未欲遽远且天老人住山无力世乱难安相与共依座下此什送之并似六康居士念予亦一编户民也·其一

暂问陵阳路,冬初复待君。

青山同学道,白首惜离群。

将母心先拙,扶师力欲分。

干戈看鼎沸,俱是异乡人。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