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入南山路,松风最好听。
候扉黄犬睡,寻食老鸦灵。
童子炊方熟,先生醉未醒。
借来一榻坐,看尽相牛经。
晓入南山路,松风最好听。
候扉黄犬睡,寻食老鸦灵。
童子炊方熟,先生醉未醒。
借来一榻坐,看尽相牛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拜访山中隐士的宁静画面。"晓入南山路",诗人于拂晓时分踏入蜿蜒的南山小径,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松风最好听",暗示了环境清幽,松涛声成为最动人的乐章。
"候扉黄犬睡,寻食老鸦灵",描绘了隐居处的田园生活,黄犬在门口安详地打盹,老鸦则机灵地外出觅食,展现出生活的恬淡与和谐。"童子炊方熟",进一步描绘了家中的温馨场景,童子正在精心烹饪,显示出隐者的简朴生活和家庭的和睦。
"先生醉未醒",暗示主人可能是个喜好饮酒的隐士,还未从昨夜的微醺中醒来,增添了隐逸生活的闲适与随意。最后,诗人"借来一榻坐,看尽相牛经",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在此静心研读关于相牛的学问,体现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隐居生活的点滴,流露出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和敬仰。
四月闽南梅雨凉,荔枝花开满树香。
青门酌酒送行客,极浦扬帆辞故乡。
君家从父从戎久,海外书回惊白首。
离筵正值落花初,客路仍逢归雁后。
知君所重在连枝,触热投荒应不辞。
少年意气有如此,世上悠悠那得知。
雷阳咫尺沧溟近,戍卒相逢问乡信。
蛟室风来白浪腥,龙渊日落青天尽。
嗟予有侄亦离居,万里炎荒久荷殳。
天涯亭上应相见,为报平安尺素书。
祖道大江流,离筵起暮愁。
山川临越徼,词赋动高秋。
兴入张生鲙,归馀季子裘。
家林逢雁到,旅棹共星浮。
已说荒三径,常怀卧一丘。
朝簪辞白发,野趣入沧洲。
知己惭疏阔,临岐谩唱酬。
都将平昔意,乘醉一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