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兵后阻相酬,乘兴能来慰我愁。
花竹渐芜因避地,江山无恙复移舟。
赤阑回合垂杨暮,白屋萧条野水流。
诸将昆崙如早下,持竿吾欲卧沧洲。
故园兵后阻相酬,乘兴能来慰我愁。
花竹渐芜因避地,江山无恙复移舟。
赤阑回合垂杨暮,白屋萧条野水流。
诸将昆崙如早下,持竿吾欲卧沧洲。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诗《潘少承至同唐寅仲陈忠甫过讯留酌舟中》描绘了战乱后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场景。首句"故园兵后阻相酬"表达了对故乡在战乱后难以回访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忧愁。第二句"乘兴能来慰我愁"则转而感激友人来访,为诗人带来一丝慰藉。
接下来的两句"花竹渐芜因避地,江山无恙复移舟"写出了战乱导致的田园荒芜,但庆幸的是江山依旧,他们得以乘舟出行。"赤阑回合垂杨暮,白屋萧条野水流"进一步描绘了舟中的景色,夕阳下的红栏与垂杨构成画面,而远处的白屋和流淌的溪水则显出荒凉与寂寥。
最后两句"诸将昆崙如早下,持竿吾欲卧沧洲"以退隐之意作结,诗人希望战争早日平息,自己可以归隐江湖,享受垂钓的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着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儒科一废四十年,甲寅诏下初兴贤。
鸡窗夜半同起舞,竟让祖生先著鞭。
去乘騄駬首燕路,归骑赤鲤游琴川。
川中疑有古文学,子游故里今依然。
采芹思乐弦且歌,官况虽清奈冷何。
省台衮衮岂足羡,燕雀喧啾入网罗。
残春积雨困花柳,天气昏昏如中酒。
怕逢北客问新事,更恨东人夺佳友。
暮年离别意鲜欢,追思得失空长叹。
诗成写寄掩关卧,梦逐飞絮黏征鞍。
执卷何人不读书,能知性者又何如。
工居天下语言内,妙出世间绳墨馀。
陶冶有无天事业,权衡治乱帝功夫。
大哉赞易脩经意,料得生民以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