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蜀国宋承奉好义歌》
《蜀国宋承奉好义歌》全文
明 / 沈周   形式: 古风

君不见簪折尚有戚,缶破还失声。

可弃复何惜,奈有不忍情。

蜀之内相宋公者,儒服聊借貂珰荣。

翻编展卷日不辍,谈仁说义口似天河倾。

前年搆江桥,长虹跨彩成双清。

今年结净居,乐哉斯丘手自营。

费金万馀极宏丽,空坟一个身长生。

国初宋学士,华国文之精。

蚕丛生流死且寓,山水啮冢见者惊。

今之内相古王叵,感此恻怛思迁更。

撤我□居,为彼佳城。

万金之重忍一掷,折簪破缶无其轻。

割爱以酬义,千人万人无此能。

割财以徇义,千里万里流其名。

来者有济,行人赞叹桥上行。

逝者有惠,枯骨负荷于冥冥。

何公慷慨乃如此,其德好藉诗书成。

可笑士良以书禁人读,欲使耳目涂聪明。

呜呼以公视仇仇乃诈,以仇视公公乃诚。

(0)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蜀国宋承奉好义歌》描绘了一位名叫宋公的人物,他虽身处蜀地,却以儒家精神著称,穿着儒服却借戴貂珰以显荣。他勤奋好学,谈论仁义滔滔不绝,曾参与建设江桥,成就显著。后来他选择隐居,建造精致的居所,虽然花费巨大,但他将财富用于修建墓葬,表现出高尚的义举。

诗中提到的"蚕丛"和"山水啮冢"暗示了宋公的流离与身后事,而当今的内相(可能指当权者)受到宋公影响,深感悲悯,决定改变初衷,拆除自己的居所以造墓。这种舍己为人的行为,与那些只看重财物、禁止读书的士良形成鲜明对比,宋公的慷慨和真诚令人赞叹。

整首诗通过叙述宋公的事迹,赞扬了他的无私和义举,同时也批评了社会上某些人的虚伪和短视,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推崇和对公正义行的呼唤。

作者介绍
沈周

沈周
朝代:明   字:启南   号:石田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27~1509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示徒·其一

学道如初莫变心,千魔万难愈惺惺。

直须敲出虚空髓,拔却金刚脑后钉。

(0)

经古堰偶作

出城四十里,古堰若天外。

飞棹清浅中,孤影自相对。

(0)

和颂

玲珑岩古寺,冠乎明越境。

海眼通洌泉,天心耸危岭。

尝游兴未阑,遐想神忽凝。

彼士真觉雄,相邻不孤迥。

吾爱济横流,孰云烦虑屏。

吾爱整颓纲,岂止浮根静。

栖梧瑞九包,追风骏十影。

顾我不争衡,与谁闲斗茗。

乘时既磊落,照世非昏暝。

伫为王者师,三千统摩顶。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一六

个事本成现,觅则不可见。

白圭本无瑕,琢磨乃成玷。

执之以实法,空中生闪电。

视之以等闲,脚下添红线。

若是学道人,好好看方便。莫看仙人手中扇。

(0)

偈颂二首·其一

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萨面。

菩萨与夜叉,不隔一条绵。

(0)

偈颂六十五首·其十八

一新一旧,跳出窠臼。一出一入,胡饼里呷汁。

一擒一纵,开眼作梦。一照一用,鳝鱼走入麻油瓮。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