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霜飞天地清,空江百里见潮生。
鲜飙出海鱼龙气,晴雪喷山雷鼓声。
云日半阴川渐满,客帆皆过浪难平。
高楼晓望无穷意,丹叶黄花绕郡城。
木落霜飞天地清,空江百里见潮生。
鲜飙出海鱼龙气,晴雪喷山雷鼓声。
云日半阴川渐满,客帆皆过浪难平。
高楼晓望无穷意,丹叶黄花绕郡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末或冬初的江景图。开篇四字“木落霜飞天地清”生动地表现了秋去冬至,树叶凋零,大自然在严寒中呈现出一种萧瑟的美。紧接着,“空江百里见潮生”则展现了诗人对远处波涛壮阔景象的描绘,为空旷的江面上看到百里之外的潮汐生长,给人以广阔深远之感。
第三、四句“鲜飙出海鱼龙气,晴雪喷山雷鼓声”中,“鲜飙出海鱼龙气”可能暗示着大自然中的生命力和神秘色彩,而“晴雪喷山雷鼓声”则营造了一种紧张而又壮观的氛围,似乎在预示某种巨变即将发生。
第五、六句“云日半阴川渐满,客帆皆过浪难平”中,“云日半阴川渐满”描绘了天气变化和江水逐渐盈满的景象,而“客帆皆过浪难平”则表达了旅人在这狂风巨浪中的艰难行进,给人以不安与挑战的感觉。
最后两句“高楼晓望无穷意,丹叶黄花绕郡城”中,“高楼晓望无穷意”表现了诗人站在高楼上,对着广阔天地的无限眺望和心胸的开阔,而“丹叶黄花绕郡城”则描绘了一种秋末冬初的植物景色,红色的叶子和黄色的花朵环绕在古老的城墙之中,既有岁月沧桑之感,也有生机勃发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茫茫古豳土,直接陇西路。
我来值蚕月,戒行不待曙。
晨光与麦齐,晶莹缀寒露。
微月在枣林,不见栽桑处。
王化首明农,但取衣食足。
智识与世新,生活有程度。
奈何三千年,穴居惟墐户。
日出不逢人,高原莽盘互*。
始知地上人,得水乃生聚。
泾流日浅缩,千尺俯尘雾。
人事渐东趋,天心厌西顾。
不见古雍州,八水已非故。
沧海变桑田,吾何忧旦暮。
忆昔同车趁残月,天街铃语秋烟隔。
禁门初日飞赤轮,击鼓腾腾曙星没。
愁痕零乱出都门,剑光灯影同凄恻。
风尘万事堕冥昧,何须气短刘费策。
还家哭父泪血枯,十生九死惟默默。
麻衣跣足别我去,渡头寒日惨无色。
中年哀乐苦伤神,可怜几辈头先白。
由来往事皆如醉,侧身敢谓乾坤窄。
昨者朝廷命大将,闻道虎狼尽伏慑。
雄风虽指天王旗,魑魅何曾膏斧钺。
火球激射天如墨,云枯水立鲛宫热,腥风十丈飞肉血。
君不见盈廷共诋和议非,师敌破敌穷心机。
三十年来纷聚讼,夕阳楼橹空沾衣。
荒斋有客望南斗,莽莽江湖短梦归。
幽寻缘避炎,远涉正当暑。
僧房午炊具,倚树久延伫。
朋来先就松,静籁入笑语。
连山绕东际,登阁共一俯。
目力随所穷,烟埃忍终古?
天云倏变色,飞雹挟冻雨。
刹那亦自休,林月迭吞吐。
凉辉足忘眠,矧此清净土。
平生针芥处,哀乐常过人。
竹坡最坦率,君亦纯任真。
匪独君亲际,急友时忘身。
吾门有黄童,血性君所亲。
独行无党锢,自喜德有邻。
一别各异路,心绪随飙尘。
书来辄相语,为念遗孤贫。
今君复舍去,四顾谁我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