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相有中容易觅,无为无处难为。
终朝作伴影相随。愚人寻不见,达者已先知。
此理勤参搜获正,一条大路无迷。
劝君速悟莫迟疑。常常忘视听,步步入希夷。
有相有中容易觅,无为无处难为。
终朝作伴影相随。愚人寻不见,达者已先知。
此理勤参搜获正,一条大路无迷。
劝君速悟莫迟疑。常常忘视听,步步入希夷。
这首诗名为《临江仙》,作者尹志平是元代道士,其作品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诗中通过对比"有相有中"与"无为无处",表达了世间万物中,有形有迹的事物容易寻找,而无形无为的道理却难以领悟。"终朝作伴影相随"暗示了这种道理如影随形,但常被愚者忽视,智者则早已洞悉。
"此理勤参搜获正"强调只有通过勤奋思考和探索,才能真正理解并把握这个道理,即大道至简,无须迷失。最后两句"劝君速悟莫迟疑"劝诫人们要迅速领悟,不要犹豫不决,"常常忘视听,步步入希夷"则是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忘却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提醒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追求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
兹乡山水佳,昔乃为盗窟。
吾卢已煨烬,荒草墙兀兀。
墙东大梨树,惟此为旧物。
火烧枝叶尽,老本更奇崛。
众鸟罢高栖,空庭失清樾。
邻儿利薪爨,往往肆戕伐。
岂知昂霄势,长养自毫末。
寒堤孤碓在,废圃鸣泉出。
衡茅且经营,霜霰莫仓猝。
穷寇转趋海,吾邦备宜先。
连年戍役频,徵兵及渔佃。
扶戈或稚齿,婴胄仍华颠。
未知戎伍肃,朱旗乱长阡。
林端晚燧发,石际飞梯悬。
崎岖樵牧地,万灶生浮烟。
我行视营栅,儿戏端可怜。
倚兹形势险,寇至常迁延。
群凶昔吾军,赤指抨鸣弦。
防胡屡瓦解,合寇俄星连。
犹多燕赵儿,意气非当年。
骈车载珍宝,结骑驰婵娟。
时危天稔乱,事岂汝能专。
怒风飞惊涛,河梁失归船。
四顾天地黑,揽衣思茫然。
倦游曾向洛阳城,几见芳菲照眼新。
载酒屡穿卿相圃,傍花时值绮罗人。
十年客路惊华发,回首中原隔战尘。
今日寻芳意萧索,山房数朵弄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