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张守谒蔡子强观砚论琴偶书》
《同张守谒蔡子强观砚论琴偶书》全文
宋 / 刘子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共造中郎室,明窗玩好奇。

砚珍镌子石,琴古斲孙枝。

篆鼎飘香远,茶瓯转味迟。

自惭尘土累,清话得移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ngzhāngshǒucàiqiángguānyànlùnqínǒushū
sòng / liúhuī

gòngzàozhōnglángshìmíngchuāngwánhǎo

yànzhēnjuānshíqínzhuósūnzhī

zhuàndǐngpiāoxiāngyuǎncháōuzhuǎnwèichí

cánchénlèiqīnghuàshí

注释
共造:共同创建。
中郎室:古代官职名,这里指雅致的居所。
明窗:明亮的窗户。
好奇:稀奇的事物。
砚珍:珍贵的砚台。
镌子石:雕刻有子石图案。
琴古:古老的琴。
斲孙枝:出自孙氏的手艺,孙枝可能指孙家制作的琴材。
篆鼎:篆书风格的鼎。
飘香远:香气飘散得很远。
茶瓯:茶杯。
转味迟:品味过程缓慢。
尘土累:世俗的困扰和劳累。
清话:清谈,高雅的交谈。
移时:延长一段时间。
翻译
共同建造中郎的居所,明亮的窗户欣赏稀奇的事物。
珍贵的砚台刻着子石纹饰,古老的琴出自孙氏手艺。
篆书香气从鼎中飘散,品茶的滋味慢慢显现。
我自感惭愧被尘世牵累,清谈之中时间仿佛延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在一个雅致的书房中品赏古董、研磨砚台和弹奏琴瑟的情景。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精美,充分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趣味和审美情操。

“共造中郎室”一句,设定了一种高雅的书房环境,中郎室常指古代文人清幽雅致的居所。"明窗玩好奇"则透露出诗人对收藏品的喜爱与鉴赏之情。

接下来的“砚珍镌子石,琴古斲孙枝”两句,更具体地描绘了他们对于书法和音乐艺术的追求。砚台是文房四宝之一,而镌刻有字样的砚台更显得珍贵;琴瑟则是古代重要的乐器,"斲孙枝"表达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继承。

“篆鼎飘香远”一句,通过对香炉中熏香所产生的视觉和嗅觉效果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紧接着,“茶瓯转味迟”则表达了诗人对品茗的享受,也反映了一种慢生活的态度。

最后两句“自惭尘土累,清话得移时”,诗人在这样的雅集中感慨万千,对比之下感到自己平日的忙碌琐碎实在不足挂齿,而此刻的闲适对谈才是真正值得珍惜的人生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高雅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忙碌的尘世间寻找片刻宁静与美好的愿望。

作者介绍
刘子翚

刘子翚
朝代:宋   字:彦冲   号:屏山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生辰:huī)(1101~1147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猜你喜欢

闻友人过吴

诗囊挂在船篷上,吟过江枫落叶中。

为恐吴笺题不尽,秋风先燥数堆红。

(0)

咏史二首·其二

碧树童童荫屋庐,分明青盖画龙车。

南阳病叟成何事,便谓枯池活得鱼。

(0)

出关偶题

一曲长歌浙水寒,绨袍空往又空还。

咸阳若有山东志,莫放苏秦又出关。

(0)

解语花

晴丝罥蝶,暖蜜酣蜂,重檐卷春寂寂。

雨萼烟梢,压阑干、花雨染衣红湿。

金鞍误约,空极目、天涯草色。

阆苑玉箫人去后,惟有莺知得。

馀寒犹掩翠户,梁燕乍归,芳信未端的。

浅薄东风,莫因循、轻把杏钿狼藉。尘侵锦瑟。

残日绿窗春梦窄。睡起折花无意绪,斜倚秋千立。

(0)

后过书坞夜坐

下驾官桥黄岘东,二十五里名新丰。

慈竹色如芦苇白,石楠顶结樱朱红。

纸灰养火冬将尽,趺坐看书暖渐融。

且蓄春雷归地底,放令晴雪满山中。

(0)

照天不夜梨花月,落地无声柳絮风。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