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月望后匏庵芝南珍午贻书幼点嘿园约为戒坛潭柘之游予先一日至三宿而归·其五》
《六月望后匏庵芝南珍午贻书幼点嘿园约为戒坛潭柘之游予先一日至三宿而归·其五》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古风

幽寻缘避炎,远涉正当暑。

僧房午炊具,倚树久延伫。

朋来先就松,静籁入笑语。

连山绕东际,登阁共一俯。

目力随所穷,烟埃忍终古?

天云倏变色,飞雹挟冻雨。

刹那亦自休,林月迭吞吐。

凉辉足忘眠,矧此清净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炎炎中的一次幽静寻访之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内心的宁静。

首句“幽寻缘避炎,远涉正当暑”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目的,炎夏酷暑中寻求清凉之地。接着“僧房午炊具,倚树久延伫”描绘了途中遇到的僧舍,午后的炊烟与倚树而立的悠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朋来先就松,静籁入笑语”写出了朋友相聚在松下,交谈声与自然界的静谧交织在一起,增添了旅途的趣味与和谐。随后“连山绕东际,登阁共一俯”则将视野拉高,展现了群山环绕的壮丽景色,以及登高远眺的开阔感。

“目力随所穷,烟埃忍终古?”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引人深思。接下来“天云倏变色,飞雹挟冻雨”描绘了天气突变的情景,从晴朗到风雨交加,展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

“刹那亦自休,林月迭吞吐”描述了短暂的风雨过后,月亮在树林间时隐时现的景象,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最后“凉辉足忘眠,矧此清净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清净之地的喜爱与留恋,即使夜幕降临也难以忘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次夏日寻访之旅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胭脂

仙花和露捣芳尘,驻得宫娥不老春。

香晕红潮生玉颊,暖融绛蜡点樱唇。

渭流涨腻人应远,宫井留斑恨愈新。

镜倚绿窗娇梦醒,素纤微蘸晚妆匀。

(0)

兰溪舟中

水底霞天鱼尾赤,春波绿占白鸥汀。

越船一叶兰溪上,载得金华一半青。

(0)

奔月卮歌荅铁雅所作

甓社明珠奔入月,脱壳政似风蝉洁。

渔网出之不敢视,涤尽含沙光不灭。

文昌四星吞在腹,一一金晶大如菽。

蜃物还来作饮器,日夜雄雌绕林屋。

一扇桃核宽有馀,半叶蕉心卷未舒。

饮非其人跃入水,怪雨盲风生坐隅。

置之天上白玉盘,斗柄挹酒长阑干。

李白跳下鲸鱼背,持劝我饮相交欢。

幽宫冯夷为予泣,酌尽海水百怪出。

还我平生老蚌胎,许君醉卧鲛人室。

(0)

水调歌头.碧琅玕书馆图

一笑问修竹,相识是何年。

此君潇洒无侣,惟爱主人贤,门外数竿烟雨,门内数竿风月,中构屋三间。

枯坐淡忘语,对影冷于仙。展书奁,摊画稿,理琴弦。

不妨烧笋开尊,同坐落花天。

黄熟香消,古篆白定,瓷翻细乳,新粉落衣边。

万绿荡如水,抱石好横眠。

(0)

幽怀集兰亭序字·其二

幽兰清气极于斯,静坐春风自得之。

左右无人初目遇,死生相感在情知。

一言领悟由当地,万念悲欣集此时。

形迹虽殊怀可述,托将流水作弦丝。

(0)

临江仙.戍云南,江陵别内

楚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

征骖去棹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

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河洲。

今宵明月为谁留。团团清影好,偏照别离愁。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