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如皋吕士云》
《寄如皋吕士云》全文
清 / 俞明震   形式: 古风

忆昔同车趁残月,天街铃语秋烟隔。

禁门初日飞赤轮,击鼓腾腾曙星没。

愁痕零乱出都门,剑光灯影同凄恻。

风尘万事堕冥昧,何须气短刘费策。

还家哭父泪血枯,十生九死惟默默。

麻衣跣足别我去,渡头寒日惨无色。

中年哀乐苦伤神,可怜几辈头先白。

由来往事皆如醉,侧身敢谓乾坤窄。

昨者朝廷命大将,闻道虎狼尽伏慑。

雄风虽指天王旗,魑魅何曾膏斧钺。

火球激射天如墨,云枯水立鲛宫热,腥风十丈飞肉血。

君不见盈廷共诋和议非,师敌破敌穷心机。

三十年来纷聚讼,夕阳楼橹空沾衣。

荒斋有客望南斗,莽莽江湖短梦归。

(0)
鉴赏

此诗《寄如皋吕士云》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俞明震所作,描绘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时局的感慨。诗中以“忆昔”开篇,追忆往昔与友人一同乘车,趁着残月,穿越京城的景象,营造了一种离别后的怀念氛围。

接着,“天街铃语秋烟隔”,通过铃声与秋烟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凉与时间的流逝感。随后,“禁门初日飞赤轮,击鼓腾腾曙星没”,描绘了晨曦初现,禁门开启,鼓声回荡,星辰隐没的画面,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短暂。

“愁痕零乱出都门,剑光灯影同凄恻”,诗人通过“愁痕”、“剑光”、“灯影”的交织,表达了离别时内心的痛苦与不舍。接下来,“风尘万事堕冥昧,何须气短刘费策”,诗人感叹世事如梦,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历史人物的反思。

“还家哭父泪血枯,十生九死惟默默”,诗人回忆自己经历的苦难与失去亲人的悲痛,展现了人生的艰辛与命运的残酷。接着,“麻衣跣足别我去,渡头寒日惨无色”,描述了友人离别的情景,以及离别后环境的凄凉,加深了离别的哀愁。

“中年哀乐苦伤神,可怜几辈头先白”,诗人感慨中年生活的辛酸与哀乐交织,表达了对岁月无情的感慨。最后,“由来往事皆如醉,侧身敢谓乾坤窄”,诗人认为往事如同梦境,表达了对人生有限的领悟,同时也对天地间存在的广阔与包容表示敬畏。

“昨者朝廷命大将,闻道虎狼尽伏慑”,诗人提及朝廷派遣将领,对抗外敌,展现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接着,“雄风虽指天王旗,魑魅何曾膏斧钺”,诗人借以比喻,表达了对正义与邪恶斗争的思考。

“火球激射天如墨,云枯水立鲛宫热,腥风十丈飞肉血”,诗人描绘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痛苦。

“君不见盈廷共诋和议非,师敌破敌穷心机”,诗人指出朝廷内部对于和议与战争的不同意见,反映了政治决策的复杂性。

“三十年来纷聚讼,夕阳楼橹空沾衣”,诗人回顾三十年来的争论与纷争,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和平的渴望。

“荒斋有客望南斗,莽莽江湖短梦归”,诗人以“荒斋”、“南斗”、“江湖”、“短梦”等意象,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归宿。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凝练,通过对离别、时局、人生、历史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俞明震

俞明震
朝代:清

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又字启东,号觚庵,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斗门,生于湖南。光绪戊子(1888年)科举人,官至甘肃提学使。入民国,为肃政史,谢病归隐杭州西湖。明震工诗,吟甚苦,自言成一诗或至终夕不眠,甚且病眩,故所作不多。所著《觚庵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池上

池上松龙长子孙,池东佳气抱天回。

争高蚁垤峻不已,强聒蚊雷去复来。

白笈囊空嫌薏苡,碧云旧路足苍苔。

清溪无限春桃种,岂是刘郎一手栽。

(0)

次韵教授喜雪·其二

在昔君家信不痴,剡中高兴尚何之。

一时雪月宁须我,万古溪山更属谁。

欢动梁园虽共乐,困安袁巷本相宜。

冲寒应见前村笑,冷蕊疏梅又几枝。

(0)

吴德夫侍郎挽诗·其二

不为盆盎浅,直欲挽狂澜。

下士谦何假,崇师歉未安。

只今那复有,从昔信为难。

见说清闲甚,无钱可盖棺。

(0)

昼困

困来四壁雨,睡觉一窗晴。

顷刻寒犹煖,移时暗复明。

扬扬柳絮起,矗矗竹萌生。

芳槛鸟啼湿,小池鱼队平。

(0)

秋闲因小舟上南豅·其三

暑退凉生处,新秋月满轩。

僧坊从解夏,符箓竞中元。

桂菊花将动,禾苗穟正繁。

世间多俗节,投老且清言。

(0)

蹈中见过山间·其二

三月多风雨,门前涧水侵。

岸花无一片,园柳忽成阴。

有客因留饮,呼儿取次斟。

桥南春郭外,珍重肯幽寻。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