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邠州》
《过邠州》全文
清 / 俞明震   形式: 古风

茫茫古豳土,直接陇西路。

我来值蚕月,戒行不待曙。

晨光与麦齐,晶莹缀寒露。

微月在枣林,不见栽桑处。

王化首明农,但取衣食足。

智识与世新,生活有程度。

奈何三千年,穴居惟墐户。

日出不逢人,高原莽盘互*。

始知地上人,得水乃生聚。

泾流日浅缩,千尺俯尘雾。

人事渐东趋,天心厌西顾。

不见古雍州,八水已非故。

沧海变桑田,吾何忧旦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邠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变迁,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社会发展的思考。

首句“茫茫古豳土,直接陇西路”,开篇即以广阔无垠的邠州大地引入,与陇西相连,展现出一片辽阔的景象。接着,“我来值蚕月,戒行不待曙”则点明了时间背景,正值蚕月,诗人前来访问,清晨出行,未等到天亮便启程,体现了对地方风物的细致观察和对时间的敏感把握。

“晨光与麦齐,晶莹缀寒露”描绘了清晨麦田的景象,晨光与麦穗相映成辉,寒露点缀其间,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而“微月在枣林,不见栽桑处”则通过月光下的枣林,暗示了曾经的桑树栽种之地,引人遐想。

“王化首明农,但取衣食足”表达了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认为国家治理应首先重视农业生产,确保百姓衣食无忧。接下来,“智识与世新,生活有程度”则反映了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强调了知识更新对于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奈何三千年,穴居惟墐户”将视角拉回历史,感叹人类居住方式的变迁,从原始的穴居到后来的建筑,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而“日出不逢人,高原莽盘互”则描绘了高原上的荒凉景象,日出时分,不见人烟,只有广阔的高原与交错的山丘。

“始知地上人,得水乃生聚”则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撑,只有水源充足的地方才能聚集人口,形成繁荣的社区。随后,“泾流日浅缩,千尺俯尘雾”描述了河流逐渐干涸,河床裸露,尘雾弥漫的景象,反映出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人事渐东趋,天心厌西顾”表达了对社会发展趋势的观察,指出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东迁移,而上天似乎不再关注西部地区的发展。最后,“不见古雍州,八水已非故”强调了历史的变迁,昔日的雍州已非往昔模样,八条河流也已不再是原来的形态。

“沧海变桑田,吾何忧旦暮”则以沧海桑田的比喻,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忧虑。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俞明震

俞明震
朝代:清

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又字启东,号觚庵,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斗门,生于湖南。光绪戊子(1888年)科举人,官至甘肃提学使。入民国,为肃政史,谢病归隐杭州西湖。明震工诗,吟甚苦,自言成一诗或至终夕不眠,甚且病眩,故所作不多。所著《觚庵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杨佛子行

诸暨县北枫桥溪,枫桥溪水上接颜乌栖。

其下一百二十里合万和水,万和孝子庐父墓,墓上芝生荑。

杨生佛子与万和孝子齐。

六岁怀母果,二十为母尝百药,药弗医,啖母以肉将身刲。

母病食肉起,其神若刀圭。

母死返九土,常作婴儿啼。

倚庐宿苫块,弃隔妾与妻。

嗟哉佛子孝行绝,人人不识感鬼神。

颊下生瘤大如尊,何人戏手瘤上扪。

明朝怪事骇妻子,颊下削赘无瘤痕。

背上一掌印,争来看奇痕。

坟头木共白兔驯,更遣迎送乌成群。

傍人竹弓不敢弹,岂比八九雏生秦。

县官上申闻,旌户复其身。

佛子走告免,称主臣主臣。

嗟哉佛子谁媲称,今之人有刃股乳,诡孝子以为名,规免徭征以希其旌,嗟哉佛子谁媲称。

(0)

恊以鼓琴,世谁知音?采苢纫佩,湘江水深。

兰生棘中,如石轥玉。玉受不瑳,幽香满谷。

(0)

春日山行杂兴·其三

城郭心何补,烟霞迹未疏。

抱琴多胜地,得酒即吾庐。

夜候丹砂火,春寻石室书。

夤缘到幽绝,高士亦巢居。

(0)

赠鹤庵相士四言

我相尔鹤,风骨卓荦。九皋幽漠,九霄寥廓。

尔性孤洁,尔音清彻。夜月梅花,松梢晓雪。

鹤亦相予,谓予心古。寿当九十,伏生卫武。

我闻而笑,鹤起而舞。须臾飞去,莫知尔所。

(0)

枫落吴江冷

泽国霜馀气象清,萧萧丹叶动秋声。

纶钩收尽丝千尺,应有空船载月明。

(0)

梦庵

吾子元居屋,经营颇用心。

移花红满槛,种竹翠成林。

爱画分三品,收书费一金。

十年方有此,安可梦中寻。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