恊以鼓琴,世谁知音?采苢纫佩,湘江水深。
兰生棘中,如石轥玉。玉受不瑳,幽香满谷。
恊以鼓琴,世谁知音?采苢纫佩,湘江水深。
兰生棘中,如石轥玉。玉受不瑳,幽香满谷。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兰》诗,以琴声和采摘兰草的意象,寓言了知音难觅和高洁品质的主题。"协以鼓琴,世谁知音",借琴声表达了对知音的理解与渴望,暗示在纷繁世间,能理解自己内心的人寥寥无几。"采苢纫佩,湘江水深",通过采摘兰草缝制佩饰的行为,进一步描绘出对高雅品性的追求,湘江的深度象征着这种品性的深远和不易察觉。
"兰生棘中,如石轥玉",运用比喻,将兰草生长在荆棘丛中比作美玉藏于顽石之下,形象地展示了兰的坚韧与内在价值。"玉受不瑳,幽香满谷",玉虽未经雕琢,却自然散发出幽香,象征着兰的内在美质无需外在修饰,其芬芳便充盈整个山谷。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兰为载体,寄寓了诗人对高洁情操的坚守和对知音的期盼,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
惊波荡四海,桐江失安流。
眷言秦溪侧,因依有旧游。
鱼盐庶混迹,暂忘儿女忧。
宁如王宣仲,洵美不足留。
飞尘俄焱举,吹动城南楼。
闭景层闉里,归魂故山头。
阽危幸无死,重见湖边秋。
白月漫相笑,谁无欢与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