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用前韵赠李文娥歌姬·其二》
《用前韵赠李文娥歌姬·其二》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新花何意傍柴关,花底游蜂莫放閒。

欲问青莲采石后,江边可有望夫山。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的一幕,通过“新花”与“游蜂”的互动,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画面。诗人借景抒情,寓言于物,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色彩。

首句“新花何意傍柴关”,以“新花”作为开篇,暗示春天的到来,花朵在不经意间靠近简陋的门户,仿佛有意无意间透露出生命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柴关”不仅指物理上的门,也象征着生活中的平凡与朴素,花朵的靠近,是对平凡生活的一种点缀和提升。

次句“花底游蜂莫放閒”,进一步描绘了蜜蜂在花间忙碌的情景。蜜蜂穿梭于花丛之间,采集花蜜,寓意着勤劳与忙碌的生活状态。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蜜蜂的“放閒”与花朵的“傍柴关”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后两句“欲问青莲采石后,江边可有望夫山”,则将思绪引向更深层次的情感表达。诗人借用“青莲”(可能指的是莲花或某种特定的花卉),以及“采石”(可能暗喻的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或劳动过程),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望夫山”这一典故,通常用来比喻对远方爱人或亲人的思念,这里或许寄托了诗人对某种理想或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期待,以及对人生旅途中的坚持与执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生活、情感和理想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耘田者

老农炙背耘田苗,汗湿田土如流膏。

广庭挥扇犹嫌暑,彼何为兮独不苦。

独不苦兮无奈何,未见应比见者多。

农兮农兮良苦辛,惭愧身为玉食人。

(0)

初秋

大火初收暑气残,金风吹动芰荷寒。

鸣蝉送夏声声急,雨霁遥天万里看。

(0)

过延陵道

道出延陵一水遥,追寻遗迹问先朝。

青山如旧人何在,故国虽残德未消。

柳掩吴宫门寂寂,雨迷驿路草萧萧。

最怜季子家声远,古庙松衫半已凋。

(0)

留题麟州

宣恩来到极西州,城下羌山隔水流。

不见耕桑见烽火,原封丞相富人侯。

(0)

策马过沧州城

木门城外绕菰芦,恰系兰舟即广途。

勃海仙人来赆献,中条隐士效嵩呼。

近光益信训行是,仰圣咸知胞与吾。

斥卤民风本殷富,甸畿化洽岂殊乎。

(0)

孤鸿篇

孤鸿万里身,飞来到何处。

渭水沙寒野草枯,不敢栖他上林树。

上林树里玉为巢,太液波光刷羽毛。

翠鸟不知生处乐,一心贪恋此游遨。

衔粉蹋花殊未已,金丸珠网忽相遭。

忽相遭,无处避。

巢倾卵覆身首分,死骨纵横中野弃。

寒沙枯草人不过,孤鸿此处方婆娑。

不恨少稻粱,所喜无网罗。

孤鸿孤鸿奈尔何,孤鸿孤鸿奈尔何。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