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阴含润溽,准拟雨复零。
雨过亦未久,望蜀人常情。
无何颠风作,吹散浮云轻。
不雨信可待,而我心怦怦。
怦怦辄自问,或我志满盈。
圣狂一念分,惧在所可矜。
何当尺泽均,大利东郊耕。
晓阴含润溽,准拟雨复零。
雨过亦未久,望蜀人常情。
无何颠风作,吹散浮云轻。
不雨信可待,而我心怦怦。
怦怦辄自问,或我志满盈。
圣狂一念分,惧在所可矜。
何当尺泽均,大利东郊耕。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阴云密布,预示着可能的降雨,随后雨过天晴,却因一阵狂风,吹散了浮云,诗人内心充满忧虑与自我反思。诗中蕴含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晓阴含润溽”描绘了清晨的阴云中蕴含着湿润的空气,预示着可能的降雨。接着“准拟雨复零”表达出人们对即将来临的雨水的期待与准备。然而,“雨过亦未久”,雨停之后,人们又开始期盼起蜀地的雨水,体现了人们对雨水的依赖与渴望。
紧接着,“无何颠风作,吹散浮云轻。”描述了一阵突如其来的狂风,将天空中的浮云吹散,使得天空变得清澈。诗人在此处借景抒情,表达了内心的波动与变化。
“不雨信可待,而我心怦怦。”诗人面对天气的变化,内心充满了不安与期待,似乎在等待着某种结果的到来。接下来,“怦怦辄自问,或我志满盈。”诗人开始自我反思,怀疑自己是否因为欲望与野心过大,导致内心的不安与焦虑。
最后,“圣狂一念分,惧在所可矜。”诗人意识到,圣人与狂人的区别往往在于一念之间,这种恐惧与担忧是值得珍惜和反省的。他希望未来能够实现“尺泽均”的理想状态,即公平公正,为东郊的耕种带来大利,展现出诗人对社会公正与和谐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对人性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