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致政杨侍郎挽歌·其二》
《致政杨侍郎挽歌·其二》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忧国心如石,当朝有古风。

挂冠虽在远,遗札不忘忠。

飞旐西归洛,新阡背倚嵩。

还令往来客,下马白杨中。

(0)
翻译
忧虑国家的心像石头般坚定,朝廷风气保持着古代的崇高。
虽然辞官离京遥远,但忠诚的信件仍铭记在心。
灵柩西行回归洛阳,新的墓道背靠着嵩山。
让过路的行人,在这白杨树下停下马匹凭吊。
注释
忧国:忧虑国家。
心如石:心志坚定如石。
当朝:朝廷。
古风:古代的高尚风气。
挂冠:辞官。
远:遥远。
遗札:遗留的书信。
不忘忠:不忘忠诚。
飞旐:灵旗。
西归洛:向西回到洛阳。
新阡:新的墓道。
倚:依靠。
嵩:嵩山。
往来客:过路的行人。
下马:下马停下。
白杨中:白杨树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所作,名为《致政杨侍郎挽歌(其二)》。诗中流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和对古风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忠诚品质的赞扬。

"忧国心如石"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深沉而坚定的爱国情感。"当朝有古风"则是指诗人对于当时能够保留古代崇高道德和文化传统的欣慰。

"挂冠虽在远,遗札不忘忠"表达了对远方故土的思念以及对过往友人忠诚品质的铭记。"飞旐西归洛"一句通过描写旗帜随风飘扬、朝着西边洛阳方向移动的情景,传达出一种离别和怀旧的情绪。

"新阡背倚嵩"中的“新阡”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处的新建城垣,而“背倚嵩”则是形容诗人的身影依靠在嵩山之下,表达出一种静谧与孤独。最后两句"还令往来客,下马白杨中"通过对过往行人停留观望的描绘,传递了一种期待和等待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怀念故土、友情和古代美德,同时也充满了对于未来未知之事的期待与关切。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送郑别驾督饷还松江·其一

片帆冲晓发,极目乱蒹葭。

河上冰应合,风前雁故斜。

吴侬歌白苧,粤客醉梅花。

到问云间日,江鲈味正嘉。

(0)

渡淮二首·其二

今日长淮好,经过人姓唐。

鱼龙秋是夜,鸿雁稻为粮。

古渡犹风浪,吾家世子方。

渔歌东岸起,酤酒正斜阳。

(0)

寒食客中作

寒食三春已暮天,燕中春景最堪怜。

林花渐发迎迟日,花柳初新媚早年。

台上斗鸡还竞长,埒旁走马复争先。

舞楼按节升鸾屣,歌榭流声入凤弦。

九陌风香来蹴鞠,四郊云影落鞦韆。

美人留客欢无极,公子邀宾乐未旋。

中禁不须传旧火,朱门已自试新烟。

谁教羁客逢兹日,独抱炎心郁未然。

(0)

赠别冯文士缉倩

文星昨夜驻江滨,一日襟期即故人。

惆怅孤舟容易别,桃花潭水送汪伦。

(0)

谭从事少明往游中宿见过话别索赠赋此

峡山钟秀气,合浦现明珠。

谁知一侠客,佩有双昆吾。

君今安远游,恋别高阳徒。

深杯壮此行,出关弃繻无。

(0)

岁暮

蓟北岁欲暮,蹒跚步不胜。

天涯双白发,客舍一青灯。

浪迹已如此,岩栖尚未能。

梅花千树发,心寄岭云层。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