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北岁欲暮,蹒跚步不胜。
天涯双白发,客舍一青灯。
浪迹已如此,岩栖尚未能。
梅花千树发,心寄岭云层。
蓟北岁欲暮,蹒跚步不胜。
天涯双白发,客舍一青灯。
浪迹已如此,岩栖尚未能。
梅花千树发,心寄岭云层。
这首诗描绘了岁末时节,诗人行走在蓟北地区的景象,充满了孤独与思乡之情。首句“蓟北岁欲暮”点明了地点和时间,暗示着一年即将结束,季节的更替带来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蹒跚步不胜”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寒冷冬日中的艰难行走,步履维艰,仿佛是岁月在身体上的沉重痕迹。
“天涯双白发,客舍一青灯”两句,将画面拉近,聚焦于一对老夫妻的形象。他们或许就是诗人的父母或伴侣,身处天涯,年华已逝,只能在客舍中相依为伴,青灯相伴,显得格外凄凉。这里的“天涯”不仅指空间上的遥远,也暗含着心灵上的孤寂与距离。
“浪迹已如此,岩栖尚未能”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感慨。他虽然四处漂泊,但内心深处仍渴望能找到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过上隐居的生活,远离尘嚣。这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与向往。
最后一句“梅花千树发,心寄岭云层”以自然界的梅花盛开作为背景,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美好。同时,诗人的心灵似乎随着梅花一同飘向远方的山岭与云层,寓意着他内心的自由与超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孤独、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寄托,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当年舍选最居优,上到青云亦白头。
律赋数篇天下诵,遗书几卷馆中留。
入游太乙曾临地,出牧昌黎所典州。
耆旧凋零今欲尽,伤心笳吹掩新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