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渡淮二首·其二》
《渡淮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唐伯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今日长淮好,经过人姓唐。

鱼龙秋是夜,鸿雁稻为粮。

古渡犹风浪,吾家世子方。

渔歌东岸起,酤酒正斜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渡过淮河时的景象与感受,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

首句“今日长淮好”,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淮河美景的喜爱之情,一个“好”字,既是对眼前景色的赞美,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愉悦。接着,“经过人姓唐”一句,看似平淡,却暗含深意,或许是在感慨过往的历史人物或故事,也可能是在暗示自己的身份或经历,增添了一层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鱼龙秋是夜,鸿雁稻为粮。”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生物和农作物,展现了秋天的丰收景象,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和谐。鱼龙在秋夜中游弋,鸿雁则以稻谷为食,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态画卷。

“古渡犹风浪,吾家世子方。”这里既有对古老渡口的怀念,也有对家族传承的思考。古渡口历经岁月变迁,依旧风浪不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而“吾家世子方”,可能是指家族的继承人正在成长,预示着家族的未来与希望。

最后,“渔歌东岸起,酤酒正斜阳。”这两句描绘了傍晚时分,渔歌唱响在东岸,人们在斜阳下饮酒的场景。渔歌与斜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而真实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渡淮时所见所感,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历史、家族、生活等多层面的思考与感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审美视角。

作者介绍

唐伯元
朝代:明

(1540—1598)明广东澄海人,字仁卿。万历二年进士。历知万年、泰和二县,有惠政。官至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佐尚书孙丕扬澄清吏治,苞苴不及其门。受业于永丰吕怀,深疾王守仁新说,上疏反对守仁从祀文庙。有《二程年谱》等。
猜你喜欢

冬官林居鲁谢病归养来访平湖赋此赠别

清秋归棹舣江浔,何事莼鲈忽上心。

风雨花枝聊共惜,云霞杯酒向谁斟。

行藏在我求无忝,道义如君契亦深。

舞罢斑斓真自得,乾坤应不乏知音。

(0)

偶述三首·其二

乘田委吏不辞低,五百年来几醒迷。

一脉还寻洙泗水,异香流处是曹溪。

(0)

游德藏寺四首·其一

频年来德藏,莫发老夫诗。

秋兴乘今日,禅林索旧碑。

荒池空偃月,杂树屈虬枝。

欲话无生事,圆机却是谁。

(0)

次韵张廷实兼呈白沙先生

酒盏天教酌五湖,浮沈却笑我非夫。

丝桐挂壁今成懒,天地知音敢谓无。

两鬓忽随尘梦改,一腔还照月轮孤。

题诗小放风花手,旋制茅根笔可书。

(0)

重九日张侍御招饮元妙寺时董侍御林大行人泮及弟佥宪包进士咸在席酒酣因和张侍御旧游韵二首·其一

笋舆欲尽碧峰头,翠竹深松景自幽。

潦倒共拚今日醉,不知萸菊为谁秋。

(0)

题雪梅

阴云忽忽散溪头,偃仰寒梢露屈虬。

却把幽香埋腊雪,独留清梦在罗浮。

瘦筇又挂千峰月,秃笔初回两眼秋。

仙鹤不来冬夜永,道人何处倚江楼。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