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长淮好,经过人姓唐。
鱼龙秋是夜,鸿雁稻为粮。
古渡犹风浪,吾家世子方。
渔歌东岸起,酤酒正斜阳。
今日长淮好,经过人姓唐。
鱼龙秋是夜,鸿雁稻为粮。
古渡犹风浪,吾家世子方。
渔歌东岸起,酤酒正斜阳。
这首诗描绘了渡过淮河时的景象与感受,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
首句“今日长淮好”,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淮河美景的喜爱之情,一个“好”字,既是对眼前景色的赞美,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愉悦。接着,“经过人姓唐”一句,看似平淡,却暗含深意,或许是在感慨过往的历史人物或故事,也可能是在暗示自己的身份或经历,增添了一层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鱼龙秋是夜,鸿雁稻为粮。”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生物和农作物,展现了秋天的丰收景象,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和谐。鱼龙在秋夜中游弋,鸿雁则以稻谷为食,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态画卷。
“古渡犹风浪,吾家世子方。”这里既有对古老渡口的怀念,也有对家族传承的思考。古渡口历经岁月变迁,依旧风浪不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而“吾家世子方”,可能是指家族的继承人正在成长,预示着家族的未来与希望。
最后,“渔歌东岸起,酤酒正斜阳。”这两句描绘了傍晚时分,渔歌唱响在东岸,人们在斜阳下饮酒的场景。渔歌与斜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而真实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渡淮时所见所感,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历史、家族、生活等多层面的思考与感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审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