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李后林分惠琼花降字韵》
《和李后林分惠琼花降字韵》全文
宋 / 徐经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诗句寻芳自抑扬,一观佳什觉心降。

山中玉蕊虽无数,天上琼花孰有双。

愧我未能瞻后土,荷君分惠到南窗。

从今可小中兴瑞,大地移根到此邦。

(0)
鉴赏

这首诗以“和李后林分惠琼花降字韵”为题,由宋代诗人徐经孙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诗句寻芳自抑扬”,开篇即以“寻芳”二字点明主题,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接着,“一观佳什觉心降”一句,通过“佳什”(佳作)的赞美,进一步强调了对诗歌艺术的推崇,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触动与升华。

“山中玉蕊虽无数,天上琼花孰有双”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山中的玉蕊与天上的琼花进行比较,突出了琼花的非凡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赞叹与向往。这里,“玉蕊”与“琼花”分别象征着山野间的朴素之美与天空中的高洁之境,两者虽各有千秋,但琼花以其独特的魅力独占鳌头。

“愧我未能瞻后土,荷君分惠到南窗”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未能亲临其境欣赏美景的遗憾,同时感激友人赠予琼花,将其置于南窗之下,使他得以在家中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这一细节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渴望。

最后,“从今可小中兴瑞,大地移根到此邦”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未来美好景象的期待与憧憬。通过“小中兴瑞”的比喻,既是对当前生活状态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同时,“大地移根到此邦”则寓意着希望将美好的事物传播至更广阔的地域,共享自然之美的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乐观态度。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世界。

作者介绍

徐经孙
朝代:宋

生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卒于度宗咸淳九年【公元一一九二年一二七三年】,年八十三岁。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授浏阳主簿。累迁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敷陈经义,随事启迪。景定三年,(公元一二六二年)春雷,诏求直言。经孙奏年来忠谠之气,郁不得行,上帝降鉴,假雷以鸣。人谓切中时病。累官翰林学士知制诰。公田议起,经孙极论不便,忤贾似道,罢归。家在洪、抚之间,有山方正,因号矩山。闲居十余年,卒。谥文惠。经孙作有《矩山存稿》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咏史·其二张华

应是诸公爱阮咸,所天亦把付清谈。

张林若责金墉后,当日张华死更甘。

(0)

咏史.元紫芝

天宝膏肓在羽衣,寂寥于蔿讵能医。

当时宇宙皆声色,不梦阳台一紫芝。

(0)

咏史·其三五王

唐室存亡有化机,亳州刺史独依依。

阳乌本是蟾蜍魄,空唤群龙为夹飞。

(0)

咏史·其四张汤公孙弘

汉朝独有舒与黯,何物枭心欲食之。

六经千载无生气,断自齐人作相时。

(0)

咏史·其四光武

经邦论道职何卑,又是前朝卖饼儿。

十乱五臣无煖席,三王四代是何时。

(0)

挽薛季益尚书·其二

州里谁如此达尊,户庭深静最情敦。

不将尺牍通当路,却枉扁舟访杜门。

每见色温如有属,欲书心愧不能言。

从今若祭枌榆社,好配横塘两献樽。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