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独有舒与黯,何物枭心欲食之。
六经千载无生气,断自齐人作相时。
汉朝独有舒与黯,何物枭心欲食之。
六经千载无生气,断自齐人作相时。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咏史》第四首,主要评论了汉代两位名臣——张汤和公孙弘。诗中提到的“舒与黯”指的是汉武帝时期的名臣司马迁和汲黯,司马迁因撰写《史记》而被誉为“史家之绝唱”,而汲黯以直言敢谏著称,诗中将他们与试图吞噬“枭心”的人物相对比。
“何物枭心欲食之”一句,运用比喻手法,暗示张汤和公孙弘的政敌或批评者如枭鸟般阴险,试图消灭他们的影响力。接下来,“六经千载无生气”表达了对儒家经典的感慨,认为自公孙弘担任丞相后,儒家之道似乎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和生气。诗人认为这种变化始于公孙弘执政时期。
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揭示了权力斗争对学术文化氛围的影响,以及对儒家精神衰落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时局的反思。
阴阳有常职,代御不可并。
一气或错缪,愆伏相寇兵。
惟时四月交,南国厌久晴。
风师挟帝令,呼号肆徂征。
云师畏推逐,蓄意不敢争。
雨师旷厥官,所苟朝夕生。
黄尘暗如雾,掩彼日月明。
帝眷一昔回,旱议沮莫行。
番然需膏泽,夜半来雨声。
黎明纵遐眺,沟浍各已盈。
青秧散广亩,白水涵孤城。
耕夫欣有托,水鸟飞且鸣。
乃知化工妙,悠然信难名。
行矣耘我穑,岁终伫坻京。
东方有美人,容华茂春粲。
抱影守单栖,含睇理哀弹。
声意一何切,所欢邈云汉。
徒然事膏沐,孰与徂昏旦。
微诚浪自持,嘉月忽复晏。
巧转度虚棂,飞红触幽幔。
岁岁芳草滋,夜夜明星烂。
合并会有时,索居不必叹。
落花时节,杜鹃声里送君归。未消文字湘累。
只怕蛟龙云雨,后会渺难期。
更何人念我,老大伤悲。已而已而。算此意、只君知。
记取岐亭买酒,云洞题诗。
争如不见,才相见、便有别离时。千里月、两地相思。
弥猴镜里三身现,龙女珠中万象开。
未若此轩人散后,水光清泛月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