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谪仙才,祢衡赋鹦鹉。
缄愁投夜郎,掩泪赴黄祖。
杀身扬绮芬,高名播千古。
天摧白龙鳞,云断黄鹤羽。
感此远谢君,沉吟望梁父。
李白谪仙才,祢衡赋鹦鹉。
缄愁投夜郎,掩泪赴黄祖。
杀身扬绮芬,高名播千古。
天摧白龙鳞,云断黄鹤羽。
感此远谢君,沉吟望梁父。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卢楠所作的《酬谢逸人四溟三首(其三)》。诗中,卢楠以李白和祢衡为典故,赞扬了李白的才华如同祢衡的辞赋般出众,被贬谪的困境中仍能寄托深沉的情感,如鹦鹉之言,投向远方的夜郎之地,含泪面对黄祖的决定。诗中提到李白即使面临牺牲,其高尚名声却流传千秋万世。接着,诗人感叹天意弄人,仿佛连龙鳞和黄鹤的羽翼也被触动,暗示李白的命运坎坷。最后,诗人表达对李白的深深感慨,沉吟之间,思绪飘向了遥远的梁父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展现了李白的才情与命运的波折,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与同情,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和情感共鸣。
君不见坡仙讥俗士,无竹不可医。
又不见卫风美进德,菉竹歌猗猗。
天生嘉植异凡卉,狷士品题号君子。
凌霄高节挺琅玕,扑地清阴绝尘滓。
曾君种竹绕庭宇,谓竹为宾我为主。
医俗岂独怀坡仙,进德直期追卫武。
古人取物修其身,知仁山水垂法程。
竹之直兮可以励吾节,竹之虚兮可以广吾心。
直节虚心贯始终,高标与竹将无同。
天上清风一挥洒,人间酷暑何所容。
功成三径重归日,宾主相看无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