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入潼关》
《入潼关》全文
明 / 杨旦   形式: 古风

昔闻潼关名,今履潼关道。

巇崄何年开,崔嵬自天造。

群山一拳多,长河百川导。

仰面天茫茫,荡胸云浩浩。

径路何萦纡,力惫无由到。

长风振林薄,为我解烦燥。

停车坐移时,谁复同笑傲。

设险壮三秦,皇风肆丕冒。

客路敢辞劳,君恩欲图报。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入潼关》,是明代诗人杨旦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进入潼关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

首句“昔闻潼关名,今履潼关道”表达了诗人对潼关久闻其名,今日终于亲临其境的感慨。接着,“巇崄何年开,崔嵬自天造”描绘了潼关地势险峻,自古以来形成的壮观景象。诗人通过“群山一拳多,长河百川导”展现了山峦连绵、河流纵横的自然风貌。接下来,“仰面天茫茫,荡胸云浩浩”则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面对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时的震撼心情。诗人感叹道路蜿蜒曲折,“径路何萦纡”,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同时也流露出对到达目的地的渴望。

“力惫无由到”一句,透露出诗人身体疲惫,但内心却充满坚持与不屈。接着,“长风振林薄,为我解烦燥”描绘了清风拂过,带来凉爽与宁静,仿佛在为诗人驱散旅途中的疲惫与烦躁。最后,“停车坐移时,谁复同笑傲”表达了诗人暂时停下脚步,享受片刻宁静,却也感到了孤独与寂寞。

“设险壮三秦,皇风肆丕冒”赞美了潼关作为三秦要塞的险峻与壮丽,以及它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诗人以“客路敢辞劳,君恩欲图报”结束全诗,表达了自己虽长途跋涉,但对国家的忠诚与感激之情,愿意为国家付出一切。

整首诗通过对潼关壮丽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旅途艰辛的感慨、对国家忠诚的抒发,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杨旦
朝代:明

福建建安人,字晋叔,号偲庵。杨荣曾孙。弘治三年进士。历官太常卿,正德间忤刘瑾,谪知温州。有政绩。瑾诛,累擢至户部侍郎,南京吏部尚书。以反对张璁、桂萼骤进用,为给事中陈洸所劾。勒令致仕。
猜你喜欢

入古北口阅提标兵

兴州行庆宴来宾,携入京华惠重申。

秋暖树连关外绿,源长水注塞中银。

试看瞻就马前众,都是旰宵念里民。

揽辔便途阅边备,诘戎兼示远方人。

(0)

咏鹿角笔架

茸长八叉老,蜕然去不留。

无从别麇麈,又几阅春秋。

形欲成芝朵,坚将变石头。

雅宜供架笔,毛颖本同游。

(0)

秋来八首·其八秋虫

问尔不平平已不,占他终古善鸣秋。

羁人旅馆三更泪,弱妇深闺一缕愁。

老树疏麻方寂寂,庭阴砌角镇啾啾。

恰如永叔才停笔,四壁腾声卒未休。

(0)

秋来八首·其二秋月

晚来阵雨过河源,光满寥空清满园。

石上藤萝宛已映,琴中操弄略堪论。

魄依碧落寒非湿,影入池塘净绝痕。

春月烟花秋月水,东坡未足号知言。

(0)

消夏八咏·其七闻蝉

逭暑临风立夕阳,树梢争听弄银簧。

不饥饮亦惟清露,以胁鸣还带峭凉。

宛转流阴有底竞,徘徊傍晚得卿忙。

隐情杜密讥刘胜,我更因之取戒长。

(0)

题养正图六十首·其三十六托物喻政

抱儿献水薤,意各有所喻。

恤孤清击强,仲远实善悟。淳于说邹忌,微言?先路。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