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来阵雨过河源,光满寥空清满园。
石上藤萝宛已映,琴中操弄略堪论。
魄依碧落寒非湿,影入池塘净绝痕。
春月烟花秋月水,东坡未足号知言。
晚来阵雨过河源,光满寥空清满园。
石上藤萝宛已映,琴中操弄略堪论。
魄依碧落寒非湿,影入池塘净绝痕。
春月烟花秋月水,东坡未足号知言。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雨后的静谧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首句“晚来阵雨过河源,光满寥空清满园”描绘了傍晚时分,一场小雨过后,天空清朗,光线洒满整个园子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接着,“石上藤萝宛已映,琴中操弄略堪论”两句,将视线转向园中的景致,藤萝在石头上蜿蜒生长,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而琴声则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和谐,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魄依碧落寒非湿,影入池塘净绝痕”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景色,月光虽冷,但并未使万物沾染湿气,反而让池塘的水面更加清澈,没有一丝痕迹,展现出秋夜的纯净与美好。
最后,“春月烟花秋月水,东坡未足号知言”将春月与烟花、秋月与水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秋月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暗含着对苏轼诗句的引用与超越,表明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秋夜雨后园中景色的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和独特见解。
水村野渡,见白鸥眠冷。茅屋无人掩苔径。
共争棋赌酒,听雨烧灯,当年事、历历欢游重省。
山翁锄菜了,何处行吟,不管渔郎棹孤艇。
扉唤小童开,借枕藤窗,才午梦、乱禽啼醒。
为留客、消闲有梅花,任一抹斜阳,树头催暝。
花扑雕檐,鸟窥青琐,画堂小筑初新。
槐影沉沉向午,何限佳辰。
宅似岷阳多贮酒,阁因仙史半栽芸。
更堪恋,清簟疏帘,坐来迥隔红尘。幽芬。
玉瓷满,春韭细,谁嫌扬子官贫。
况有绛纱名俊,斑管才人。
鹦鹉颇能嘲熟客,樱桃常摘佐芳樽。
休沐罢,笑解簪裾高咏,竟夕娱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