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门之书祖始兴,他帖阁本皆洞精。
独馀此帖难强名,妙处顿使俗眼惊。
唐人硬黄昔流声,纸古墨暗如晨星。
儿曹缄口勿浪评,更看羲献森阶庭。
王门之书祖始兴,他帖阁本皆洞精。
独馀此帖难强名,妙处顿使俗眼惊。
唐人硬黄昔流声,纸古墨暗如晨星。
儿曹缄口勿浪评,更看羲献森阶庭。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对王导怀感帖的赞美之作。诗人首先称赞王导的书法源于初兴时期,他的其他作品也都深得精髓。接着,诗人特别强调了这首帖的独特之处,认为它难以用寻常的名称概括,其艺术魅力足以让普通人也为之惊叹。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帖中的墨色和纸张,将其比作古老的硬黄纸,墨色深沉如同晨星,显得珍贵而稀有。他告诫后辈们在评价时要谨慎,因为即使是唐代名家的硬黄书法也无法与之相比,暗示王导的帖犹如羲献(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的杰作般矗立在前,令人敬畏。整体上,这首诗是对一幅古代书法艺术的极高赞誉,体现了作者对王导怀感帖的深深敬仰。
古帘阴。飐船唇碎雨,华烛吐红簪。
扶月钩阑,低花竹桁,欢梦如醉消沈。
漫惆怅、城东步屧,听唤客、园柳变鸣禽。
故榭烟芜,曲坊莺老,那处重临。
回首凭春池畹,念芳时俊侣,寂寞关心。
波载花娇,岩皴玉瘦,苔屐翻阻幽寻。
甚时更、兰襟泛雪,溯溪才、妍唱换兼金。
怕约轻鸥未来,蝶径香深。
但觉行舟款。孤负这、满江春景,愁思怎换。
雨落篷窗如泪点,只听声声如贯。
却一任、凄风为伴。
遥看乡村扉半启,碧烟痕、想是人炊膳。
斜照里,柳堤畔。琼山望尽音仍断。
到晚来、残灯消焰,衷情更绊。
便入罗帏难熟睡,倚枕儿名低唤。
见初晓、彩霞色焕。
甫解征帆增百感,奈悲肠、有似轮旋转。
膝下冷,我心乱。
帽影羞花,襟痕泥酒,匆匆赚却芳时。
半榻书尘,相如倦极谁知。
流莺莫作伤春语,替垂杨、惜起腰肢。
问东风底事,残英欲坠还迟。
长亭早是相思路,更和烟和雨,芳草凄其。
最苦登临,如何楼阁参差。
红墙便抵蓬山远,说红墙、更在天涯。
倚琼箫、醉不成声,不醉休吹。
共春游。正天开画本,新绿满汀洲。
乳燕衔泥,新莺织柳,尽芳意温柔。
更两三、桃花竹外,对一溪、春水鸭沉浮。
绮陌斜分,芳塍绣错,小憩田畴。
行到柴门犬吠,似武陵渔父,仙境寻幽。
掩映岚光,参差黛色,烟景豁我吟眸。
看携手、风前笑语,最难忘、隽侣发轻讴。
却恨斜阳一抹,易惹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