崎岖世路苦风波,物外逍遥得趣多。
门掩夕阳新睡觉,数声时度采菱歌。
崎岖世路苦风波,物外逍遥得趣多。
门掩夕阳新睡觉,数声时度采菱歌。
这首宋朝林迪所作的《东湖(其二)》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宁静画卷。诗人以“崎岖世路苦风波”开篇,形象地表达了世俗生活的艰辛与挑战,暗含对官场或尘世纷扰的厌倦。接着,“物外逍遥得趣多”一句转折,点明了诗人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和乐趣。
“门掩夕阳新睡觉”,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诗人闭门独处,享受着宁静时光的画面。这里的“新睡觉”不仅指刚刚醒来,更蕴含着一种悠然自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夕阳西下,时间仿佛静止,营造出一种闲适而安详的氛围。
最后,“数声时度采菱歌”以轻盈之笔收尾,通过远处传来的采菱歌声,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与和谐。这不仅仅是自然之声,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界美好和谐共存的象征,传递出一种超脱尘嚣、回归自然的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繁忙世事中寻找到的一片心灵净土。
久无归田人,今喜子去禄。
移家汉水滨,日见汉水绿。
川鳞可为饔,山毛可为蔌。
竟岁厌往还,行堤乐风俗。
青巾艑上郎,漆鬓颜如玉。
倚樯临落照,独唱江南曲。
听若在江南,欢然自为足。
我心虽有羡,未遂平生欲。
更期毕婚嫁,方可事岩麓。
买山须买泉,种树须种竹。
泉以濯吾缨,竹以慕贤躅。
此志应不忘,他时同隐录。
旧果岂非好,截树接新枝。
欲变明年花,曾不根本移。
屈彼自然性,曰兹山木卑。
子才实艳富,久为人所推。
固当升高科,我送作此诗。
春风东来几万里,相送入关如有情。
灞陵原边柳条暗,咸阳桥畔桃花明。
自古恨别此两处,十千美酒琉璃倾。
日落未落车马动,子规滴血壮士惊。
行哉使君负胆气,蜀道虽险心常轻。
是时门前大桐树,烂漫紫萼啼流莺。
弟兄同怀不可见,应亦梦觉嗟远程。
太白山前一尺雨,桑下问蚕田问耕。
郡城夜开百姓喜,喜从迢递壶浆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