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虫豸诗.巴蛇三首·其三》
《虫豸诗.巴蛇三首·其三》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汉帝斩蛇剑,晋时烧上天。

自兹繁巨蟒,往往寿千年。

白昼遮长道,青溪蒸毒烟。

战龙苍海外,平地血浮船。

(0)
注释
汉帝:指汉朝的皇帝。
斩蛇剑:传说中汉高祖刘邦用来斩杀白蛇的剑,象征皇权神授。
晋时:指的是晋朝时期。
烧上天:指此剑被焚毁,也可能寓意历史传承的中断。
自兹:从此以后。
繁巨蟒:大量出现的大蛇或蟒蛇,比喻祸乱或不祥之物。
往往:时常,经常。
寿千年:形容活得长久,这里夸张地描述蛇的寿命。
白昼:白天。
遮长道:阻挡在漫长的路上,形容障碍或危害。
青溪:清澈的溪流,美丽的自然景象与前文形成对比。
蒸毒烟:毒气如蒸汽般弥漫,形容环境恶劣、危险。
战龙:战斗中的龙,可能象征战争或强大的势力。
苍海:蔚蓝的大海,指边远地区或广阔的战场。
平地:平坦的地面,代表和平的地区或普通的场景。
血浮船:血水多到能漂浮船只,形容战争极其惨烈,死伤无数。
翻译
汉朝皇帝斩蛇的剑,到了晋代被焚烧升天。
从此以后大蛇频现,常常活过一千年。
它们白天拦路于长途,清澈溪流蒸腾着毒雾。
战场上的龙在边境外激战,平原上血水漂浮着船只。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战乱与自然灾害的诗歌,充满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想象力。开篇即提到“汉帝斩蛇剑”,通过历史典故引发联想,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力量。“晋时烧上天”则描绘了一幅末日之景,天空被火焰覆盖,显示出一种世界毁灭的壮观场面。

“自兹繁巨蟒,往往寿千年”一句,通过对蟒蛇的描述,将时间拉长到千年,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神秘色彩。蟒蛇在古代文化中常象征着权力、智慧或恶势力的存在,这里也许隐喻着某种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白昼遮长道,青溪蒸毒烟”两句,则描绘了一幅阴森诡异的景象。白昼不应该有遮蔽之物,却在这里被描写成阻挡了长路,增添了一种超自然的恐怖感。而“青溪蒸毒烟”的意象,更是让人联想到某种邪恶力量正在悄然兴起。

最后两句,“战龙苍海外,平地血浮船”则是对一场空前绝后的战争场面的描绘。“战龙”这一形象显示出战斗的激烈和超自然的参与,而“苍海外”的用词则扩展了这场战斗的规模,让人感受到一种全球性的灾难。同时,“平地血浮船”也强化了这种灾难的惨烈,仿佛即使是平静的大地也不再安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自然现象和神话传说的结合,展现了一种宏大的视野与深邃的思想。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留守相公宠赐雅章召赴东楼真率之会次韵和呈

朱楼华阁府园东,蜗陋仍依美庇中。

俭幕深严依绿水,楚台高迥快雄风。

四弦清切呈新曲,双袖蹁跹试小童。

况是元规兴不浅,归轩争敢便匆匆。

(0)

问栝

酷爱池南栝,当年手自栽。

出蓝常有望,生白固难催。

得地根弥固,凌霜势不摧。

楸梧皆不问,为尔亦凡材。

(0)

提举刘司封监牧张职方咏酴醾诗皆以微文形于善谑辄成累句奉呈聊用解纷·其一

蛮笺往复写琼瑰,皆是论都作赋才。

花本无情亦无语,清香自到邺城来。

(0)

脩儿南还

落木寒云亭日斜,一尊送尔忽还家。

少年岁月惊飞电,晚景功名叹缀蜗。

大旱人逃留赤地,荒原风起舞黄沙。

年□奔走终何济,为语亲知鬓已华。

(0)

挽温成皇后词·其一

彤管留遗范,霓旌逼上仙。

地伤瑶水后,人哭乐池边。

采翟行将驾,斑龙局未前。

真軿不可问,知在几重天。

(0)

送向馆使赴陕郊

陕服由来二伯居,使君新诏拥犀渠。

门连象魏施行马,地控崤函佩左鱼。

世德高华河里旧,土风淳厚召南馀。

政成期月须严召,行见追锋走传车。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