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向馆使赴陕郊》
《送向馆使赴陕郊》全文
宋 / 胡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陕服由来二伯居,使君新诏拥犀渠。

门连象魏施行马,地控崤函佩左鱼。

世德高华河里旧,土风淳厚召南馀。

政成期月须严召,行见追锋走传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向馆使赴陕郊任职的情景,充满了对地方治理的期待与赞美。首句“陕服由来二伯居”,巧妙地将陕地的历史地位与古代诸侯相联系,暗示陕地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政治区域。接着,“使君新诏拥犀渠”一句,以“新诏”点明向馆使是奉朝廷之命而来,而“拥犀渠”则形象地描绘出其尊贵的身份和威仪。

“门连象魏施行马,地控崤函佩左鱼”两句,进一步展现了陕地的地理优势和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象魏”象征着权力与权威,“施马”则暗示了交通的便利与繁荣,“崤函”和“左鱼”则分别指代陕地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的重要官职,体现了该地在国家中的战略地位和文化传承。

“世德高华河里旧,土风淳厚召南馀”两句,赞美了陕地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淳朴的民风,强调了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根基。“世德高华”形容历史上的显赫家族或卓越人物,“河里旧”则指代这一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土风淳厚”表达了对当地人民质朴生活方式的赞赏,“召南馀”则是对周朝时期南方文化的间接引用,进一步强化了陕地文化的历史深度。

最后,“政成期月须严召,行见追锋走传车”两句,表达了对向馆使在短时间内完成治理任务的期待,以及对其高效行政能力的肯定。同时,“追锋走传车”这一典故,形象地描绘了官员迅速调动、高效执行公务的场景,体现了对官员勤勉尽责精神的赞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陕地的历史地位、地理优势和文化特色,也表达了对向馆使个人才能和治理能力的高度评价,以及对地方治理美好前景的期待。

作者介绍
胡宿

胡宿
朝代:宋   字:武平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胡宿(九九五~一○六七),字武平,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猜你喜欢

病中苦忆·其二

屏东阁后遇临邛,细叩文园病里悰。

悬弩急须寻乐广,生刍且莫诣林宗。

窗疏着眼人私听,竹密惊心婢蹑踪。

翻折花枝欢笑去,已防愁思上眉峰。

(0)

书愤

绝无波处忽生澜,如此情场涉历难。

本不嫌疑何用避,果然礼法那须拦。

花缘香极能招蠹,酒为甘多易致酸。

只隔一重棂槛地,青天碧海路漫漫。

(0)

病述·其一

十二文窗扇扇关,清眠消受病中间。

强将笑语酬夫婿,拚得摩挲累小鬟。

蓬鬓簪花翻更好,丛笺堆草倦加删。

别饶心事常温处,银叶甜香炷博山。

(0)

新病

近如蟾亦远如蟾,心自通融迹自严。

极检点时惟手札,最分明语在眉尖。

乍中年纪花三月,不定情悰絮一帘。

才是几朝贪染翰,绿窗又报病愁添。

(0)

重认

重认天台路不差,花中艳煞碧桃花。

人间无此娇红色,除是青天一片霞。

(0)

丹诚·其二

豆蔻梢头月一钩,照人欢喜照人愁。

三年已受登墙爱,九死终拚抱柱谋。

敢望犀帷充面首,空分鸾镜挂心头。

赠卿一把珍珠泪,好作金钗钿合收。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