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如蟾亦远如蟾,心自通融迹自严。
极检点时惟手札,最分明语在眉尖。
乍中年纪花三月,不定情悰絮一帘。
才是几朝贪染翰,绿窗又报病愁添。
近如蟾亦远如蟾,心自通融迹自严。
极检点时惟手札,最分明语在眉尖。
乍中年纪花三月,不定情悰絮一帘。
才是几朝贪染翰,绿窗又报病愁添。
这首清代诗人孙原湘的《新病》描绘了一种微妙而复杂的情感状态。首句“近如蟾亦远如蟾”运用了比喻,将心比作月亮,既亲近又遥远,暗示情感的亲近与疏离并存。"心自通融迹自严"则揭示了内心深处的沟通与表面行为的严谨之间的对比。
接下来的两句,“极检点时惟手札,最分明语在眉尖”,通过描述书信往来和眼神交流,表达了深藏不露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言语难以完全传达内心情感的微妙之处。"乍中年纪花三月",以春天的花朵比喻青春年华,暗示情感的短暂和易逝。
"不定情悰絮一帘"进一步描绘了情绪的波动,如同纷飞的柳絮般难以捉摸。最后两句,“才是几朝贪染翰,绿窗又报病愁添”,诗人承认自己沉迷于笔墨之中,然而病痛的侵扰又增添了愁绪,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内心的苦闷。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又有对现实困扰的无奈,展现了清代文人的情感深度和生活哲理。
白日何皎皎,浮云变重阴。
忠义虽云烈,谗巧间君心。
子椒毁屈平,宰嚭恶子胥。
怀沙沈湘浦,鸱夷弃五湖。
大义贯金石,何能顾微躯。
居高忽下议,卒受傍人愚。
楚王终俘虏,吴国竟丘墟。
杳杳九泉暮,衔恨当何如。
我欲竟此曲,此曲伤君神。
往者勿复道,寄谢后代人。
鹭洲情坦夷,与物澹无竞。
两世早弃官,金绯一门映。
萧然就耕稼,素业乐清净。
生男真圣童,诗书发天性。
我生寡徒侣,爱君岂面敬。
弱女虽非才,丝萝托嘉庆。
匪祗终交期,实欲通子姓。
形骸无尔汝,岁月有衰盛。
愿言慎眠食,永以娱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