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午功名事事新,隐囊拄笏席凝尘。
诸公对酒看花日,伐荻登洲已有人。
典午功名事事新,隐囊拄笏席凝尘。
诸公对酒看花日,伐荻登洲已有人。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名为《以菊花饷恽薇孙学士诗来用渊明自拟作此答之(其十二)》。诗中描绘了历史变迁与人事更迭的景象,通过“典午功名事事新”这一句,展现了时间流转,世事变迁的主题。接下来的“隐囊拄笏席凝尘”一句,运用了隐士与官场的对比,隐喻了人生的两种不同选择和境遇。而“诸公对酒看花日,伐荻登洲已有人”则进一步描绘了时光流逝,昔日繁华不再的场景,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变化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野陇馀寒,长桥无板,已到蛩语荒祠。
古泉吹雪,铁石响参差。
仿佛金镳欲出,秋涛壮、绿满平池。
骅骝逝,唐家勋业,一片土花滋。
楼烦西近处,山围旧翠,柳曳新丝。
问画船安在,渔舍谁施。
雨歇鸳鸯自浴,军垒上、芦管惊迟。
回头望,春江脉脉,目断故人思。
此会君能说。是死生、西山孤竹,南阳诸葛。
一卷农书题野老,恨未髯霜鬓雪。
叹末路、千钧一发。
破碎山河闲甲子,能几番、收泣谈风月。
送君去,秋萧瑟。悲欢付与河梁别。
极苍茫、风掀海立,云低宙合。
孤楫江心愁士雅,难肉中原白骨。
姑勿许、虞弦响绝。
五季沙陀存正朔,怅销沉、莫数铮铮铁。
且袖手,看天裂。
已孤云寺圮,艳雪楼荒,还溯伊人。
旧日通宾驿,傍青青柳岸,指点难真。
辋川画图何在,摹本认翻新。
叹南渡笺词,西台坐狱,都付沙尘。清门。
百年后,有老辈风流,山谷诗孙。
往事休提起,羡故家文藻,还照清尊。
柳家七郎堪吊,知返杜鹃魂。
忍回首年时,江南惯说乌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