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阴小榭,隔纱栊听水,如坐云雾。
细雨檐花,奈曲里,总是潇潇愁绪。
枫驿初鸿,柳桥残燕,画烛裁秋句。
西阑休倚,数峰相对清苦。
犹忆卧酒琴台,磨空一镜,照青山今古。
塔影苍寒,问石上、招得秋魂来否。
蹋叶虚廊,采香断径,事与孤云去。
凄然良夜,梦游凝想仙侣。
桂阴小榭,隔纱栊听水,如坐云雾。
细雨檐花,奈曲里,总是潇潇愁绪。
枫驿初鸿,柳桥残燕,画烛裁秋句。
西阑休倚,数峰相对清苦。
犹忆卧酒琴台,磨空一镜,照青山今古。
塔影苍寒,问石上、招得秋魂来否。
蹋叶虚廊,采香断径,事与孤云去。
凄然良夜,梦游凝想仙侣。
这首诗名为《湘月》,是清代词人郑文焯所作。诗人通过描绘桂阴小榭中的景致,营造出一种迷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隔纱栊听水,如坐云雾",形象地写出小榭中听雨的感受,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仙境。"细雨檐花,总是潇潇愁绪",借雨声和凋零的花朵表达了淡淡的哀愁。
接下来,诗人以"枫驿初鸿,柳桥残燕"描绘了初秋的景象,寓情于景,"画烛裁秋句"则暗示了词人在这样的时刻,借诗词寄托情感。"西阑休倚,数峰相对清苦",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清寂之感。
回忆起往昔在琴台饮酒弹琴的日子,诗人感叹时光流转,"磨空一镜,照青山今古",将岁月比作磨砺过的镜子,映照着古今的变迁。"塔影苍寒,问石上、招得秋魂来否",借塔影和石上的秋意,表达对逝去时光和故人的深深怀念。
最后,诗人漫步在"踏叶虚廊,采香断径",与孤云相伴,心境愈发凄凉。"梦游凝想仙侣"收束全诗,流露出对理想境界和知音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中难以寻觅的落寞之情。
总的来说,《湘月》是一首以清秋景色为背景,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感慨的词作,展现了词人深沉而细腻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