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尸林》
《与尸林》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长携一笠逐枯藤,浮月匡云许共登。

既向石头悲断梗,又从海岸觅残灯。

几人患难知余病,万里弓刀羡汝能。

最惜宝山亲到后,仍将空手伴寒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释函可的内心世界和旅途经历。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人生苦难的深刻思考。

首句“长携一笠逐枯藤”,形象地展现了僧人随性而行的生活状态,一顶斗笠伴随他穿越荒野,象征着简朴与自由。接着“浮月匡云许共登”一句,以浪漫的笔触描绘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仿佛月光与云彩都是他的旅伴,共同见证他的旅程。

“既向石头悲断梗,又从海岸觅残灯”两句,通过对比石头与断梗、海岸与残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断梗比喻人生的挫折与困境,残灯则象征着希望的微弱与不易寻觅。这两句诗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几人患难知余病,万里弓刀羡汝能”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与羡慕。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他的痛苦与疾病,而他却羡慕那些能够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人。这种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最后,“最惜宝山亲到后,仍将空手伴寒冰”两句,以宝山比喻珍贵的机会或理想,寒冰则象征现实的严酷。诗人感叹即使亲自到达了梦想的彼岸,最终也只能两手空空,只能与寒冷的现实相伴。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世间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释函可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冬夜与修睦上人宿远公亭,寄南岳玄泰禅师

丈室掩孤灯,更深霰雹增。
相看云梦客,共忆祝融僧。
语合茶忘味,吟欹卷有棱。
楚南山水秀,行止岂无凭。

(0)

九日游中溪

悠悠循涧行,磊磊据石坐。
林垂短长云,山缀丹碧颗。
蓼花最无数,照水娇婀娜。
何知是节序,风日自清妥。
群童竞时新,万果间蔬蓏。
欣然为之醉,乌帽危不堕。
此日山中怀,孟公不如我。

(0)

拜越公墓因游定水寺有怀源老

越公已作飞仙去,犹得潭潭好墓田。
老树背风深拓地,野云依海细分天。
青峰晓接鸣钟寺,玉井秋澄试茗泉。
我与源公旧相识,遗言潇洒有人传。

(0)

寄同上人

高高山顶寺,更有最高人。
定起松鸣屋,吟圆月上身。
云藏三伏热,水散百溪津。
曾乞兰花供,无书又过春。

(0)

题证道寺

弯环青径斜,自是野僧家。
满涧洗岩液,插天排石牙。
炉寒余柏子,架静落藤花。
记得逃兵日,门多贵客车。

(0)

宿赵山采别业

溪山兵后县,风雪旅中人。
迫夜愁严鼓,冲寒托软巾。
摧藏名字在,疏率馔殽真。
今代徐元直,高风自可亲。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