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起轻寒透薄帷,风光节物暗推移。
正当边塞秋临早,况是关山月落迟。
一雁孤鸣惊旅梦,千峰攒立动诗思。
凤城诸弟应相忆,好对黄花泛酒卮。
晓起轻寒透薄帷,风光节物暗推移。
正当边塞秋临早,况是关山月落迟。
一雁孤鸣惊旅梦,千峰攒立动诗思。
凤城诸弟应相忆,好对黄花泛酒卮。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薄寒笼罩,轻纱般的晨雾中,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交织。首联“晓起轻寒透薄帷,风光节物暗推移”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清晨的景象,寒气透过轻柔的帷幔,暗示着季节的更迭与时光的流转。颔联“正当边塞秋临早,况是关山月落迟”则将视角转向边疆,通过“早秋”和“迟月”的对比,不仅展现了地理环境的差异,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距离感。
颈联“一雁孤鸣惊旅梦,千峰攒立动诗思”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一只孤独的大雁的鸣叫打破了宁静,唤醒了旅人的梦境,同时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展现出诗人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尾联“凤城诸弟应相忆,好对黄花泛酒卮”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思念之情,希望在秋日里,能与兄弟们相聚,共赏菊花,举杯畅饮,共享天伦之乐。这一联既体现了亲情的温暖,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晨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深刻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亲情的深切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西都庸庸生祸胎,东都切切绳公台。
平生故人苦畏辱,坐定白云那肯来。
沉几深略满帝腹,且憩先生一双足。
使知天上麒麟儿,不似犬羊甘豢畜。
渭滨老叟不自持,为人人以鹰名之。
岂识桐江一竿竹,依旧秋风鱼正肥。
古来贤者亦避世,往往适逢天地闭。
得如建武亦不恶,又值首阳难降志。
山木阴阴江面寒,此天别在壶中宽。
几曾流出桃花去,宝气自骇人间观。
当时不愿世知己,称到于今却如此。
塞马得失天好还,千驷齐侯不穷理。
扁舟夜泛,向子陵台下,偃帆收橹。
水阔风摇舟不定。依约月华新吐。
细酌清泉,痛浇尘臆,唤起先生语。
当年纶钓,为谁高卧烟渚。
还念古往今来,功名可共,能几人光武。
一旦星文惊四海,从此故人何许。
到底轩裳,不如蓑笠,久矣心相与。
天低云淡,浩然吾欲高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