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笔牛腰倦不支,馀工那复到新诗。
殷雷秧绿又期月,指日枣红能几时。
自古兵财无上策,于今社稷寄西陲。
入郛及国均危道,勿谓君侯不敢知。
涉笔牛腰倦不支,馀工那复到新诗。
殷雷秧绿又期月,指日枣红能几时。
自古兵财无上策,于今社稷寄西陲。
入郛及国均危道,勿谓君侯不敢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的作品,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农事与时局交织的画面。首句“涉笔牛腰倦不支”形象地写出诗人创作辛劳,仿佛连牛的腰部都感到疲倦。接着,“馀工那复到新诗”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专注,即使疲惫也难以放下。
“殷雷秧绿又期月,指日枣红能几时”两句,以生动的比喻形容农事的繁忙和时光的流转,稻田如雷声般生机勃勃,而枣子红熟的日子转瞬即逝,寓意世事无常。
“自古兵财无上策”暗示了对战争和财政问题的深刻认识,他认为这些并非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然而,“于今社稷寄西陲”则揭示了国家的安危如今主要依赖边疆的守卫。
最后两句“入郛及国均危道,勿谓君侯不敢知”,诗人告诫读者,无论是城市还是国家,都面临着危险的道路,不要以为地方官员(君侯)对此不知情,实际上是提醒他们要关注时局,承担起责任。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沉,既有对个人创作的感慨,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体现了岳珂作为文人士大夫的忧国忧民情怀。
雁影亭皋。正低篷短烛,听雨枫桥。
瑶琴弹碎,珠珰望杳,湘天锁恨,一碧迢迢。
璇宫不递西风信,写秋意、偷付蘋梢。傍虹腰。
冷鸳拥被,错认兰桡。谁怜卖药文箫。
记仙城路远,桂简曾招。
主家楼苑,霞荒月老,愁边笛语,误堕银霄。
泪花洒遍芳沟叶,怨红字、犹恋寒涛。想云翘。
眉山青到丽谯。
西风又起天涯路,吹残碧云如马。
十载江湖,无人到处,惯与闲鸥争霸。一双不借。
更庐阜寻僧,远投莲社。
行路寻常,曹将军笔也难写。销磨旧怀艳冶。
向荒台流水,空吊琴雅。
夕跨苍龙,朝辞黄鹤,明日芙蓉手把。与君别者。
莫只学人间,秋虫吟哑。五岳归来,早将书代话。
坏云堕,灰飞万瓦,雾锁千堞。残血经霜藓发。
哀笳傍水弄阕。恼客子、登临羁绪结。
旧游地、阁毁亭折。
似唤起、虫沙对人语,江山共悽绝。悲切。
故乡乱久离阔。叹道阻归难,青天远、未语声暗咽。
嗟后死堪怜,遑问生别。向凤泪竭。
凭梦寻同照,家山今月。魂溯回风酸波叠。
流红殢、旧腥未歇。乱鸦起、飞鸣城上缺。
战尘黦、碧化龙沙,助暝色、同云惨澹催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