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作》
《山中作》全文
唐 / 沈千运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栖隐非别事,所愿离风尘。

不辞城邑游,礼乐拘束人。

迩来归山林,庶事皆吾身。

何者为形骸,谁是智与仁。

寂寞了闲事,而后知天真。

咳唾矜崇华,迂俯相屈伸。

如何巢与由,天子不知臣。

(0)
注释
栖隐:隐居。
非别事:并非其他特别的事情。
风尘:世俗的纷扰。
城邑:城市。
礼乐:礼仪和音乐。
拘束:限制。
归山林:回归山林。
庶事:各种事务。
形骸:身体。
智与仁:智慧和仁德。
寂寞:孤独。
天真:纯真本质。
咳唾:轻视。
矜崇华:崇尚华丽。
迂俯:谦逊。
屈伸:适应变化。
不知:不了解。
翻译
隐居并非其他事,我只愿远离尘世纷扰。
我不拒绝在城市间游历,但礼乐规矩束缚了人的自由。
近来我回归山林,大小事务都亲力亲为。
什么才是真正的身体?谁又是智慧和仁德的化身?
在孤独中放下琐事,才能体验到纯真的本质。
我轻视华丽的排场,举止谦逊,适应各种境遇。
巢父、许由这样的隐士,天子却无法理解他们的忠诚。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林生活的向往。"栖隐非别事,所愿离风尘"直接表明了诗人的愿望是离开尘世的纷扰,而栖息于宁静的山中。"不辞城邑游,礼乐拘束人"则描绘了都市生活中的无奈和束缚,其中"礼乐"象征着社会的规范与期待,它们像锁链一样束缚着人们。

"迩来归山林,庶事皆吾身"显示诗人最终选择回归自然,以山林为伴,与世俗隔绝。"何者为形骸,谁是智与仁"则是在质疑社会上所谓的英才和智者的标准,似乎在寻找真正的智慧和仁德。

"寂寞了闲事, 而后知天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后的宁静与对自然本真的领悟。"咳唾矜崇华,迂俯相屈伸"则是对那些在人间争名夺利、互相攀比的人们的批评,这些行为如同无谓的喧哗和不必要的谦逊。

最后两句"如何巢与由,天子不知臣"或许是在反思古代忠诚之士如巢父与由夷,他们虽忠心耿耿,但往往被君王所忽视。这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一种感慨,虽然渴望得到理解和认可,却常常被世界所遗忘。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出世欲求与自然情怀的山水田园诗。通过对比城乡生活,诗人抒发了自己对精神自由和本真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沈千运
朝代:唐

沈千运(713—756), 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家居汝北(今河南汝州)。天宝中,数应举不第,时年齿已迈,遨游襄、邓间,干谒名公。 《元结箧中集序》、《书史会要》载:“工文,善八分”。工旧体诗,其诗反对华词艳语,气格高古,当时士流,皆敬慕之,号为“沈四山人”。孟云卿、王季友、于逖、张彪、赵微明、元季川等皆其同调。有诗传世。诗人元结曾编七人诗为《箧中集》,千运为之冠。其诗被称“独挺于流俗之中,强攘于已溺之后”。诗中挽歌别诗多奇语,得后人称许。号为“沈四山人”。
猜你喜欢

句·其二

青州熟铁不足数,卫公结邻差可方。

(0)

句·其一

兴于东晋废于陈。

(0)

章献明肃皇太后恭谢太庙·其十四

牲牷腯肥,粢盛丰洁。三献用行,万舞复列。

礼仪克成,乐奏将阕。神保聿归,玉豆斯彻。

(0)

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其三降神用《景安》

礼崇禋祀,备物荐诚。昭格穹昊,明德惟馨。

风马云车,肸蚃居歆。申锡无疆,赉我思成。

(0)

长信秋

长信秋来月自圆,夜香犹拜玉阶前。

妾今不愿君王宠,惟愿君王寿万年。

(0)

登钓台·其二

欲荐山中十九泉,荒榛塞路上无缘。

凄凉不尽怀贤意,黄帽催呼蚤下船。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