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梦约春寒,不捲酒帘吟幌。
卧听柳阴残雨,又花阴月上。
烛边钗影堕沉沉,浊影尚低晃。
说甚恹恹天气,到今宵较爽。
孤梦约春寒,不捲酒帘吟幌。
卧听柳阴残雨,又花阴月上。
烛边钗影堕沉沉,浊影尚低晃。
说甚恹恹天气,到今宵较爽。
这首词由清代词人姚燮所作,名为《好事近》。词中描绘了一幅深沉而略带忧郁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春寒中孤梦的情境。
词的开篇“孤梦约春寒”,点明了主人公在春寒中入梦的孤独状态,暗示了内心的寂寞与外界环境的冷寂相呼应。接着,“不捲酒帘吟幌”一句,进一步渲染了主人公独自饮酒、借酒消愁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无法通过外在的欢愉得以解脱。
“卧听柳阴残雨,又花阴月上”两句,以自然界的景象变化来衬托主人公的情绪波动。柳阴残雨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而花阴月上则暗示着夜晚的降临,这些自然景象的变换,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无常,与主人公内心的哀愁形成共鸣。
“烛边钗影堕沉沉,浊影尚低晃”描绘了室内的情景,烛光摇曳,钗影在沉沉的夜色中显得格外孤寂。这里的“浊影”可能暗指主人公内心的纷扰与复杂情绪,即使在如此静谧的环境中,他的思绪依旧难以平静。
最后,“说甚恹恹天气,到今宵较爽”表达了对当前情境的感慨。尽管天气不佳,但主人公似乎在今夜找到了某种内心的宁静或解脱,这种转变可能是由于对自身情感的深刻反思或是对生活态度的微妙调整。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主人公在春寒中面对孤独、忧郁与自我反思的心路历程,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内心世界深入探索的勇气。
褒衣博带满尘埃,独自都堂纳卷回。
蓬巷几时闻吉语,棘篱何日免重来。
三条烛尽钟初动,九转丹成鼎未开。
残月渐低人扰扰,不知谁是谪仙才?
白莲千朵照廊明,一片升平雅颂声。
才唱第三条烛尽,南宫风月画难成。
无媒归别业,所向自乖心。
闾里故人少,田园荒草深。
浪翻全失岸,竹迸别成林。
鸥鸟犹相识,时来听苦吟。
眠云终未遂,策马暂休期。
上国劳魂梦,中心甚别离。
冰封岩溜断,雪压砌松欹。
骨肉嗟名晚,看归却泪垂。
学剑虽无术,吟诗似有魔。
已贫甘事晚,临老爱闲多。
鸡犬唯随鹿,儿童只衣蓑。
时因寻野叟,狂醉复狂歌。
乡国乱离后,交亲半旅游。
远闻诚可念,归见岂无愁。
败苇迷荒径,寒蓑没坏舟。
衡门终不掩,倚杖看波流。
游秦复滞燕,不觉近衰年。
旅貌同柴毁,行衣对骨穿。
篱寒多啄雀,木落断浮烟。
楚夜闻鸣雁,犹疑在塞天。
《冬杪归陵阳别业五首》【唐·许棠】无媒归别业,所向自乖心。闾里故人少,田园荒草深。浪翻全失岸,竹迸别成林。鸥鸟犹相识,时来听苦吟。眠云终未遂,策马暂休期。上国劳魂梦,中心甚别离。冰封岩溜断,雪压砌松欹。骨肉嗟名晚,看归却泪垂。学剑虽无术,吟诗似有魔。已贫甘事晚,临老爱闲多。鸡犬唯随鹿,儿童只衣蓑。时因寻野叟,狂醉复狂歌。乡国乱离后,交亲半旅游。远闻诚可念,归见岂无愁。败苇迷荒径,寒蓑没坏舟。衡门终不掩,倚杖看波流。游秦复滞燕,不觉近衰年。旅貌同柴毁,行衣对骨穿。篱寒多啄雀,木落断浮烟。楚夜闻鸣雁,犹疑在塞天。
https://shici.929r.com/shici/HkGhDR5mb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