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天南望五云,家亡国破友朋分!
廿年血泪枯崖岛,三度孤师哭宋文。
力竭臣靡难复夏,声哀望帝痛思君。
西台幸有同心侣,愧杀投繻终子军!
日日天南望五云,家亡国破友朋分!
廿年血泪枯崖岛,三度孤师哭宋文。
力竭臣靡难复夏,声哀望帝痛思君。
西台幸有同心侣,愧杀投繻终子军!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英雄张煌言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国家沦丧、亲友离散的深深哀痛以及对恢复故土的坚定决心。首句“日日天南望五云”,描绘了诗人每日遥望南方,期盼南宋复兴的景象,五云象征着皇权和希望。接着,“家亡国破友朋分”直接揭示了现实的残酷,家人离散,朋友四散。
“廿年血泪枯崖岛”写出了诗人流亡生涯的艰辛与悲苦,他在海外岛屿上度过了二十年的流亡岁月。“三度孤师哭宋文”则表达了对故国和已故君主的哀悼,以及对自己作为孤军奋战者的无奈和悲痛。
“力竭臣靡难复夏”表明诗人深知复国不易,力量虽竭但仍矢志不渝。“声哀望帝痛思君”借用古代神话中望帝的典故,表达对故国和先王的深切怀念。
最后两句“西台幸有同心侣,愧杀投繻终子军”中,“西台”暗指抗清的同志,诗人庆幸有志同道合之人共赴国难,但又自愧不如像“投繻终子军”那样英勇无畏的壮士,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责任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张煌言的爱国情怀和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德山师之师,岩头师之友。
有是师,有是友,而负一千五百人善知识之地,而于法道大成也宜矣。
至若开雪山,则忠懿闽王为之檀越。
办众事,则兴圣国师为之服勤。
定其宗,则有云门偃。正其派,则有玄沙备。
自馀棱展劲孚,鹅湖镜清流,皆分光四海,若揭日月。
呜呼盛哉,瞻之仰之。
杀人老贼面前,球子井赃捉获。
一气万化之所种,眼处不透花重重。
达人于中有大观,得处何止如鸡虫。
倒尔鼻息作雷吼,佛祖望之犹缩手。
抬头三世才晓昏,过眼千差孰妍丑。
孤云为伴鸟助歌,沙鸥起舞鱼吹波。
世间忧乐如我何,病夫聊示见其多。
化缘架就留香堂,乞饭又饱留香众。
明年入夏便归来,三日一斋五日供。
普愿雪山立雪徒,圣箭离弦万钧重。
康庐诸峰欧阜殊,寺称天上众五湖。
古来相传应真辈,多入此众潜安居。
有为白癞聊戏剧,邻坐恶之思割席。
一朝忽怪单位空,遗下疮痂渺无迹。
东山若是与同时,捶折其胫宁容之。
圆今病痛又相似,放过从教天下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