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钟浮玉山,迎我三千指。
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
我非个中人,何以默识子。
振衣忽归去,只影千山里。
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
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
撞钟浮玉山,迎我三千指。
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
我非个中人,何以默识子。
振衣忽归去,只影千山里。
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
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
诗中以撞钟浮玉山的壮丽景象,迎接归来的三千指的高峰,营造了一种雄伟而神秘的氛围。"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与从容,仿佛诗人在喧嚣中依旧保持着一份不为所动的清醒。在这首诗中,苏轼表达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识别和感受,以及对僧人的默契理解。
"振衣忽归去,只影千山里"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归隐自然的意境。最后,通过涪江与中泠共享一水的描写,再现了诗人心中的清净无为之境,而冰盘荐琥珀,则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赞叹,其美如同糖霜,但又不尽相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山川、钟声、乡愁与水味等元素,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凡脱俗的情怀,同时也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一种向往。
宜川三月水东流,秀出江南二十州。
红旆使君今日去,白衣举子昔年游。
海潮赋就藏书府,竞渡诗成在郡楼。
国史待修循吏传,政声早晚达凝旒。
君不见洛阳拜尘友,欲取金印系肘后。
又不见长安轻薄儿,谁道青云不可梯。
雨露翻覆岂无意,炙手新交旧交弃。
华轩丹毂照青春,列屋娥眉妒宠新。
若非大夫尝便客,亦是丞相拂须人。
车如鸡栖马如狗,疾恶今无朱伯厚。
甘向青陵老种瓜,肯效南山歌落豆。
直如弦,死道边。
杵臼论交世谁数,翟公勒门吁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