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配食大成乐章.酌献郕国公》
《配食大成乐章.酌献郕国公》全文
宋 / 王应麟   形式: 四言诗  押[支]韵

心传忠恕,一以贯之。爰述太学,万世训彝。

惠我光明,尊闻行知。继圣迪后,是享是宜。

(0)
注释
心传:精神传承。
忠恕:忠诚和宽恕。
一以贯之:始终如一。
爰述:现在讲述。
太学:古代最高学府。
万世训彝:世代相传的准则。
惠我光明:恩赐我智慧光明。
尊闻:尊重知识。
行知:实践学习。
继圣:继承圣贤之道。
迪后:引导后人。
是享是宜:理应如此享受并实践。
翻译
秉持忠诚和宽恕的精神,始终如一地实践。
现在我要讲述太学的道理,这是万代相传的训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应麟的作品,名为《配食大成乐章·酌献郕国公》。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表达对郕国公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于太学教育理念的阐述。

“心传忠恕,一以贯之。” 这两句表明了作者认为忠诚和孝顺是应该内化于心,并且贯彻到行为上的重要品质。这里的心传指的是通过教育来传承这些美德,而一以贯之则强调了这种理念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爰述太学,万世训彝。” 这里提到了太学,即古代最高学府,是培养士人之地。作者通过“万世训彝”表达了对太学教育长久影响力的认识,认为其教诲能够历经万世而不衰。

“惠我光明,尊闻行知。” 这两句诗是对知识和智慧的赞美。“惠我光明”指的是知识之光照亮心灵,而“尊闻行知”则强调了学习(闻)与实践(行)相结合的重要性。

“继圣迪后,是享是宜。” 这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圣贤之道的传承以及对于顺应自然法则的赞同。作者认为,能够继承圣人遗志,并按照天地之道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美德、教育和智慧的颂扬,以及对圣贤之道的传承与顺应自然的追求,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应麟

王应麟
朝代:宋   字:伯厚   号:深宁居士   籍贯: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生辰:1223—1296

王应麟(1223—1296),南宋官员、经史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官太常寺主簿、通判台州,召为秘节监、权中书舍人,知徽州、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职。其为人正直敢言,屡次冒犯权臣丁大全、贾似道而遭罢斥,后辞官回乡,专意著述二十年。为学宗朱熹,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长于考证。一生著述颇富,计有二十余种、六百多卷,相传《三字经》为其所著。 
猜你喜欢

闺中曲

妾家江口第三湾,夫婿从征在玉关。

最恨鵁鶄沙上鸟,早潮飞去暮飞还。

(0)

溪园宴集又得覃字

河朔觞频举,山阴兴复探。

朋游嗟聚散,云树影参覃。

漏转仍呼酒,星稀尚驻骖。

几能逢好会,书信寄江潭。

(0)

西平咏古八首·其三周泊渔歌

碧水横梁笋,青丝展钓车。

空村闻棹唱,前岸有渔家。

夜雨流菰叶,秋禽起蓼花。

江湖吾有兴,何必上仙槎。

(0)

再访吴日千因忆遇吴于顾氏东园今五载矣怅然志感

辟疆回首五年愁,每见吴郎忆旧游。

白首自参天半岭,红泉并作海西流。

庾公清兴偏宜夜,宋玉深悲畏及秋。

山水依然人自老,月明无那更登楼。

(0)

华严寺同阎古古作

玉甃金绳奠九楹,离宫拓跋旧西京。

几经铁马雕戈日,不坏毗卢舍卫城。

像试孰开山后地,法幢犹纪大康名。

请看直北诸陵阙,白草黄榆纵复横。

(0)

梅花和尚塔

每从清梦忆梅仙,杖履寻幽破晓烟。

奇石尚馀高士节,寒花犹得野人怜。

乍看青过春塘草,却怪香生陆地莲。

我有幽情怀隐去,蹉跎还负入山年。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