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何水部蒙出牧宜阳》
《送何水部蒙出牧宜阳》全文
宋 / 李虚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宜川三月水东流,秀出江南二十州。

红旆使君今日去,白衣举子昔年游。

海潮赋就藏书府,竞渡诗成在郡楼。

国史待修循吏传,政声早晚达凝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huǐméngchūyáng
sòng /

chuānsānyuèshuǐdōngliúxiùchūjiāngnánèrshízhōu

hóngpèi使shǐjūnjīnbáiniányóu

hǎicháojiùcángshūjìngshīchéngzàijùnlóu

guóshǐdàixiūxúnchuánzhèngshēngzǎowǎnníngliú

注释
宜川:地名,可能指宜川县。
三月:春季的第三个月。
水东流:江水向东流。
秀出:突出,超出。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
二十州:形容江南景色优美,超过其他许多州。
红旆:红色旗帜,代表使者或官员。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今日去:今天离开。
白衣举子:古代未仕的读书人,常穿白衣。
昔年游:过去曾来游玩。
海潮赋:描绘海潮的文学作品。
藏书府:藏书的地方,可能指图书馆或学术机构。
竞渡诗:关于龙舟竞渡的诗歌。
郡楼:郡守或地方官员办公的地方。
国史:国家的历史记录。
循吏传:记载廉洁奉公官员事迹的传记。
政声:政治声誉。
早晚:迟早。
达凝旒:传达到皇帝那里,‘旒’代指皇冠。
翻译
宜川三月春水东流,江南美景胜过二十州。
今日红旗飘扬,使者离去,往日白衣书生曾游历此地。
他在藏书阁完成了海潮的颂歌,郡楼上的竞渡诗篇也已流传。
期待他修撰国史,为循吏写下传记,政绩名声早晚会传到朝廷之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南水乡的生动图景。诗人通过对宜川三月东流水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对故土的深情。"红旆使君今日去"一句,透露出送别的场景,表明诗人可能是在为某位官员的离去而作此诗。"白衣举子昔年游"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怀念。

"海潮赋就藏书府"一句,显示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重视,以及对知识的尊崇。而"竞渡诗成在郡楼"则描绘了一场文人墨客在郡楼上举行诗歌竞渡的盛况,反映出古代文人的才华和文化生活。

最后两句"国史待修循吏传,政声早晚达凝旒"表明了诗人对历史记载和政治清廉的期待,显示了诗人不仅关注个人情感,也关心国家大事,具有深厚的历史责任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融合了自然美景、个人情感和社会责任,是一首内容丰富、意境幽深的送别诗。

作者介绍

李虚己
朝代:宋

宋建州建安人,字公受。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进士。累官殿中丞,出知遂州,以能称。真宗称其儒雅循谨,特擢右谏议大夫。历权御史中丞、给事中,知河中府、洪州。迁工部侍郎、知池州,分司南京。喜为诗,与曾致尧、晏殊唱和,精于格律。卒年六十九。有《雅正集》。
猜你喜欢

和叶某留别原韵·其四

微躯天地亦何亲,玄发朱颜旦暮春。

剌眼莺花摧大块,惊心冰雪积寒茵。

灯残漏尽三生梦,蔓草荒原百岁身。

不待刘家丛桂长,便思叶县两凫驯。

(0)

叶圣嘉许九日倾囊沽酒届期不果诗以嘲之

风捲黄云浪捲沙,风晴浪息起边笳。

奚囊久废寻山句,篱菊偏开索酒花。

自许携尊倾箧笥,虚疑遣使报烟霞。

踟蹰令节终难负,斟酌旗亭傍晚赊。

(0)

雨后看山

望久山无色,苍茫立钓矶。

豁然高壁露,知是薄云归。

鹅鸭爱新雨,儿童嬉落晖。

世情难尽遣,聊且学忘机。

(0)

对镜

形色根于性,虚明照若神。

检身惭寡过,觌面不惊人。

岁月诚难假,须眉到老真。

遐思姑射子,冰雪貌长春。

(0)

秋怀杂感·其二

精华疲出处,岁月缚饔飧。

售世才无用,传经道不尊。

云心盟海鹤,风翮变神鲲。

近得吴山逸,相期隐鹿门。

(0)

与友人论诗

旷代斯文责,肩兹若有神。

讴吟恒自得,商榷定谁真。

风雅将兴日,乾坤未死身。

立言诚大业,天意属何人。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