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代斯文责,肩兹若有神。
讴吟恒自得,商榷定谁真。
风雅将兴日,乾坤未死身。
立言诚大业,天意属何人。
旷代斯文责,肩兹若有神。
讴吟恒自得,商榷定谁真。
风雅将兴日,乾坤未死身。
立言诚大业,天意属何人。
这首诗《与友人论诗》由清代诗人戴亨所作,通过诗中表达的深邃哲理和对诗歌艺术的独到见解,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和价值判断的深刻思考。
首联“旷代斯文责,肩兹若有神”,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于文学传承与责任的深刻认识,仿佛肩负着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展现出一种超脱于时代的文化担当感。这里的“斯文”不仅指代文学艺术,更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颔联“讴吟恒自得,商榷定谁真”,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他认为,真正的诗人应当在创作过程中保持内心的自得与满足,而作品的价值判断则需要经过深入的探讨与交流,才能得到更为准确的认识。这里强调了个人情感的抒发与集体智慧的碰撞,体现了艺术创作与批评的辩证关系。
颈联“风雅将兴日,乾坤未死身”,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复兴的期待与对生命不息的信念。在诗人看来,尽管世事变迁,但诗歌作为人类情感与智慧的载体,依然具有不可磨灭的生命力,能够引领时代风气,激发人们的精神追求。
尾联“立言诚大业,天意属何人”,最后以对诗歌创作意义的深刻反思收束全诗。诗人认为,通过文字留下深刻的印记,是文学家们追求的伟大事业,但究竟由谁来评判这些作品的高下,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既是对传统评价体系的质疑,也是对新时代文学标准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歌创作、评价以及其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独到见解和深邃思考,同时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于自身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的深刻认识。
少林脩竹欲天参,竹外幽閒草结庵。
顾我虽存惟白发,与君曾此共玄谈。
干戈横绝境犹梦,草树荒残人岂堪。
腊瓮春醪髯莫预,商歌悲壮不能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