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端奇处发天藏,事远怀人涕泗滂。
馀子风流空魏晋,上人谈笑自羲皇。
折腰五斗几钱直,去国十年三径荒。
安得一堂重写照,为公桂酒泻蕉黄。
笔端奇处发天藏,事远怀人涕泗滂。
馀子风流空魏晋,上人谈笑自羲皇。
折腰五斗几钱直,去国十年三径荒。
安得一堂重写照,为公桂酒泻蕉黄。
这首诗《题归去来图》由金代诗人刘迎所作,通过对“归去来图”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古代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联“笔端奇处发天藏,事远怀人涕泗滂”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诗人笔下所绘之景的奇异之处,仿佛直接从天界汲取灵感,而遥想古人时,情感激荡,泪水如泉涌出,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深深怀念与敬仰。
颔联“馀子风流空魏晋,上人谈笑自羲皇”对比了当代文人与古代先贤的差距,认为当世文人虽有才华,却无法达到魏晋时期文人的风雅境界,而真正的智者,其谈吐举止则能超越时间,与远古先贤相提并论。
颈联“折腰五斗几钱直,去国十年三径荒”引用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人格的向往,同时也感叹离开国家后,自己曾经的居所已荒废,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尾联“安得一堂重写照,为公桂酒泻蕉黄”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再次拥有一个充满诗意的空间,与友人共享美酒佳肴,以此来寄托对古代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友情和自由的渴望。
健卒径入民家住,鸡犬不存谁敢怒。
三岁幼儿夜啼饥,天明随翁采薯芋。
采未盈筐翁未归,儿先归来与卒遇;
抱儿将鬻远乡去,手持饼饵诱儿哺。
儿掷饼饵呼爹娘,大声哭泣泪如雨;
邻人见之摧肝肠,劝卒抱归还其妪。
妪具酒食为卒谢,食罢咆哮更索赂;
倘惜数金赎儿身,儿身难将铜铁锢。
此语传闻遍诸村,家家相戒谨晨昏;
骨肉难甘生别离,莫遣幼儿乱出门。
移借岛中寓,移植岛中树;
跨城以为梯,撤屋以为路。
若道家在岛,忍招邻里怒;
若道岛非家,花木岂忍务!
念此弹丸地,颠危在旦暮;
一移此中来,再移何处住?
譬之群燕雀,屋下安相哺;
突决栋宇焚,懵然罔知惧。
人于天地间,号为万物灵。
祸福所倚伏,贵在睹未形;
未形众所忽,而我偶独醒。
彼醉醉视我,我言讵足听;
彼醉醒视我,我乃眼中钉。
徒令明哲士,劝诵金人铭。
交态阅历遍,何殊水上萍;
顷刻聚还散,风来不得宁。
昔者阮嗣宗,率意辙靡停;
当其路穷处,哭声震雷霆。
道傍人大笑,何事太伶仃!
寸心不相踰,双眼几时青。
拟作哭笑图,张之堂上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