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平》
《长平》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行过长平惨旧名,路人犹指昔年坑。

不知当日将军死,地下曾无见赵兵。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长平》,是明代诗人薛瑄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事件长平之战的深刻反思与感慨。

首句“行过长平惨旧名”,描绘了诗人经过长平这一地时,感受到的沉痛氛围。长平,历史上著名的战场,这里曾经发生过惨烈的战争,留下了深刻的伤痕。诗人以“惨旧名”来形容,既点出了地点的历史意义,也暗示了战争带来的悲惨后果。

接着,“路人犹指昔年坑”,诗人继续描述了长平战场的现状。即使时间已经过去,路人们仍然能够指出当年战争留下的痕迹——那些深埋地下的坑洞,仿佛在无声诉说着过去的血腥与苦难。这句诗通过路人的行为,将历史的痕迹具象化,让读者仿佛能亲眼目睹那场悲剧。

第三句“不知当日将军死”,诗人转向对战争中将领的关注。他提出疑问,不知道当年那些指挥战争的将军们,在面对如此惨烈的战事时,是否真的理解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辜生命的丧失。这个问题不仅指向了将军们的决策,也触及了人性的深度,引发人们对战争责任和道德的思考。

最后一句“地下曾无见赵兵”,诗人进一步深化了对战争的反思。他质疑,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赵国士兵,他们的灵魂是否能在地下见到自己的战友。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战争中无辜生命的哀悼,也暗示了战争的非人道性,以及它对个体命运的无情剥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洞察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切关怀。它不仅仅是一次对长平之战的回顾,更是一次对战争本质的深刻反思,提醒着后人珍惜和平,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句·其五十一

蟳肥和雪鲙,梅早夹春篘。

(0)

句·其二十二

菊报香篘熟,橙催宿蟹肥。

(0)

句·其五

小山花落渠如别,右手螯香我欠肥。

(0)

四郡甘棠清到底,一枝丹桂庆流芳。

(0)

憩小峨嵋

偶上峨嵋岭,悠然对夕曛。

孤峰擎落日,古殿宿寒云。

石暗松涛作,天空鹤唳闻。

幽寻惬素抱,世态自纷纭。

(0)

饮谭子钦斋

取次梅花放,樽前白雪楼。

人非分洛蜀,才岂逊曹刘。

姜桂存馀辣,芝兰忆旧游。

文章千古事,未许卧南州。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