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虎竞磨牙,逢人事攫拿。
夜声闻别坞,晓迹印平沙。
迫路奔惊犬,藏林噪乱鸦。
过舟无可奈,极目是蒹葭。
有虎竞磨牙,逢人事攫拿。
夜声闻别坞,晓迹印平沙。
迫路奔惊犬,藏林噪乱鸦。
过舟无可奈,极目是蒹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野兽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虎在自然界的生存状态和对人类环境的潜在威胁。
首句“有虎竞磨牙”,开篇即以虎的动态形象引入,磨牙的动作不仅表现了老虎的凶猛与警觉,也暗示了其潜在的攻击性。接着,“逢人事攫拿”一句,将老虎的行为与人类活动联系起来,暗含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微妙关系。
“夜声闻别坞,晓迹印平沙”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描绘了老虎在夜晚与清晨的活动痕迹,夜间的吼声回荡在不同的山谷中,清晨留下的足迹则清晰地印在平坦的沙地上,这些细节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迫路奔惊犬,藏林噪乱鸦”进一步展示了老虎在面对人类或其宠物时的反应,以及它在树林中的隐匿技巧。这里的“惊犬”和“乱鸦”不仅增加了紧张气氛,也反映了自然界中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最后,“过舟无可奈,极目是蒹葭”两句,将视角转向水面,暗示了老虎可能面临的水域限制,同时也描绘了一片芦苇荡的景象,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老虎的野性与力量,也引发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
孽氛未尽夷氛来,翠华西幸重城开。
人言日远长安近,黑风吹倒黄金台。
孽夷两窜金台下,城狐凭城社鼠社。
天昏地坼庙鬼哭,幽燕已碎长平瓦。
何人淅米炊剑头,南邦大帅甘事雠。
保全群慝敦密约,败常不顾江神羞。
夜猎将军负奇节,睚眦北望燕云裂。
满腔热血百沸煎,江海东流助呜咽。
南来乞借勤王师,吞雠未卜神先驰。
男儿当为国难死,坐视安用孤臣为。
岂料南军夙羸瘵,敌锋未试神先败。
晨星夏暑不告惄,惜哉枉为南人卖。
噫吁嘻,生不恋列屋粉黛千黄金,愿得刚气摧群阴。
南山木石用不得,秋风大海悲冤禽。
臣功未就罪当先,皇天后土鉴此心。
《挽李忠节公秉衡》【清·曹家达】孽氛未尽夷氛来,翠华西幸重城开。人言日远长安近,黑风吹倒黄金台。孽夷两窜金台下,城狐凭城社鼠社。天昏地坼庙鬼哭,幽燕已碎长平瓦。何人淅米炊剑头,南邦大帅甘事雠。保全群慝敦密约,败常不顾江神羞。夜猎将军负奇节,睚眦北望燕云裂。满腔热血百沸煎,江海东流助呜咽。南来乞借勤王师,吞雠未卜神先驰。男儿当为国难死,坐视安用孤臣为。岂料南军夙羸瘵,敌锋未试神先败。晨星夏暑不告惄,惜哉枉为南人卖。噫吁嘻,生不恋列屋粉黛千黄金,愿得刚气摧群阴。南山木石用不得,秋风大海悲冤禽。臣功未就罪当先,皇天后土鉴此心。
https://shici.929r.com/shici/KGF433EW.html